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问:如四大种,由自种子,方得生起;造色亦尔。何故说言诸所造色大种所造?答:若诸色根及心中,有诸大种种子随逐;即有造色种子随逐。若诸大种所有种子,能生果时;尔时必定能随逐彼造色种子,亦生自果。故说造色,大种所造。随逐色根大种种子,名有方所;随无色根大种种子,名无方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之语。在典库之下,管领菜蔬之僧。见象器笺七。...(术语)依台家之释,开显法华经方便品中五佛之一乘,就教行人理四者,各明唯一无二之旨,故称之为四一之开显。一教...梵名 Hindhu。为印度(梵 Indu)之古名。昔称印度河流域为身毒(梵 Sindhu)、天竺者,波斯人讹传称贤豆,后希腊人...【身者识】 p0675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经名)具云见宝塔品。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为证明法华所说,多宝如来之宝塔,忽自地涌出。一会大众悉见...【受生命终证】 p0730 成唯识论三卷二十页云: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仪式)禅林之语。先报库司而使造祭食后还其费用,名为回祭。见象器笺三十。【又】(杂语)收亡僧供养料于副司也。...指杂染邪恶之法。至于清净之善法,则称白法。亦有将佛之正法称为白法,或有漏之善法称为白法;外道等之邪法称为黑法...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诸法自无性,亦不从余处来。如说: 果于众缘中 毕竟不可得 亦不余处来 云何...(术语)Dṛṣṭ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坐脱,又作坐化、坐亡。谓端坐时迁化,直立时入涅槃。据禅苑清规卷七尊宿迁化条载,禅林中,若有尊宿坐化,应将之置...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们讲念佛感应故事,多数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其中一位老居士的故...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妻子被称为附属者或养育者,只有生小孩及养小孩的地位而已,男...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不是佛陀正信弟子的事,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佛法无量...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做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
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已经产生很大的反转。就好像经典上说的,有人受持三皈依,弥勒...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
诸所造色大种所造
【法相辞典】
【诸所造色大种所造】 p1357
上篇:诸蕴界处三法所摄 | 下篇: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
即古代于帝王忌日所设之斋会。据佛祖统纪卷四十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敕令天下诸郡建立龙兴、开元二寺。...
菜头
四一
贤豆
身者识
宝塔品
受生命终证
回祭
黑法
观因果门
达利瑟致案多
坐脱立亡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