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六尘,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为耳根最利之众生,佛以声尘为教体,八万之法藏是也。故观音亦以声为圆通之至法。是为最适娑婆世界之机根者,故文殊特赞称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转十二行相】 p0207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卽...即于禅林中,每日斋粥之时,于佛殿诵三遍无量寿咒,以祝祷帝王之安康及国家之隆盛。[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每日祝赞] ...Yuanying 中国僧人。俗姓吴,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人。19岁于鼓山涌泉寺出家,20岁从妙...【法现观】 p0760 杂集论十三卷十三页云:法现观者: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清信胜解,随信而行。所以者何...(?~860)唐代禅僧,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祖。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一之门人盘山宝积,密受真...(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明蕅益梵网经合注六曰:爪镜...梵语 sarvatraga-hetu。谓遍行之惑为染法之通因。又作一切遍因。六因之一。即已生之遍行随眠为后生之自部染法及余部...(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九结之一。众生因瞋恚广行不善,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缚,故不能离...(术语)戒之相状差别也。即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个地方是约着死亡的时候。即将死亡的时...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带业往生它必须是一个沉淀的业力,就是...
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宝当中哪怕只做一点点的供养,都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我们平...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每一佛必说之咒,十方一切诸佛也因为...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只教我们好好念佛。同去的政大东方文化社同学,都觉得非常失...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初为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於此,世称虞...
声尘得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声闻畏苦障 | 下篇:声论 |
比丘尼八波罗夷戒之一。又作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随举。谓比丘尼若追随持执恶见而为僧众弹劾之比丘,或供应其...
三转十二行相
每日祝赞
圆瑛(1878~1953)
法现观
普化
爪镜
遍行因
华目
四神足
恚结
戒相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用观想法来修供养,让有限变无量
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