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如是三转十二行相,谛谛皆有;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如说二法七处善等。由此三转,如次显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sajbhoga-kāya。指佛之果报身。又作报佛、报身佛、受法乐佛。或译为受用身、食身、应身。又称第二身。为...(术语)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处,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经法以能守护正法故也。无量寿...隋代僧。生卒年不详。瀛州(河北)人,俗姓史。师事少林寺之慧远(523~592),研读十地经论,于涅槃经有特殊之见地...(譬喻)壳为鸟卵之外皮,无明能生育生死故以卵壳为譬也。药师经上曰:破无明壳。竭烦恼河。慧琳音义十一曰:经言无...(图像)有九个头面之观世音菩萨像也。大佛顶首楞严经说观音之圆通,而现众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衣服)四分开宗记三末曰:鸠夷罗衣,绛色羊作衣也。...【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p1001 集论一卷十三页云:如说眼及眼界,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或有眼,非眼...【八智】 p0068 发智论八卷四页云:有八智,谓法智乃至道智。云何法智?答:于欲界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人名)佛弟子中有摩诃迦叶Mahākāśyapa,优楼频螺迦叶Uruvilvākāśyapa,伽耶迦叶Gayākāśyapa,那提迦叶N...(术语)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为十重言也。禅源诸诠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三乘圣...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义工是菩萨行者。义工没有一定的什么事,一定的什么时间才去做。义工是哪个地方需要人,就到哪个地方去;义工是救急...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闭门研读《法华玄义释签》,曾向他处借得《玄签证释》,一开...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对它的痊愈抱有乐观的态度?我想,问题的...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行色仓皇的妇人,身边放一个水桶,正用网子从水池中捞取一些东...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行...轮回之路绝非坦途,我们会遇上顺境,也会遇上逆境,要学会在面对挫折时,把它当成一种让自己克服挫折的磨练,这种磨...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我...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三转十二行相
【法相辞典】
【三转十二行相】 p0207
上篇:三慧断惑差别 | 下篇:三学非少非多 |
据华严经疏卷二载,依众生成佛种性之不同,而分为五,即:(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指根性不定。谓不定性者若近声闻...
报身
法城
辩相
无明壳
九面观音
半果
鸠夷罗衣
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八智
迦叶尊者
凡夫十重妄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圣严法师《义工是菩萨行者》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佛教的环保思想
孤独的放生者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在逆境挫折中磨练成长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