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一卷十三页云:如说眼及眼界,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或有眼界,非眼。谓处卵[谷-禾+卵]羯逻蓝时,頞部昙时,闭尸时,在母腹中;若不得眼,设得已失。若生无色异生所有眼因。或有眼、亦眼界。谓所余位。或有无眼,无眼界。谓已入无余依涅槃界,及诸圣者生无色界。如眼于眼界,如是耳鼻舌身与耳等界,随其所应尽当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548~626)隋代僧。瀛州(河北河间)人。从净影寺慧远学十地经论。北齐亡于北周时,师南奔陈国。隋代兴起,师复返...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募集僧俗共行净住之法,称为净住社。净住,为布萨(梵 posadha)之意译,即于每半月集会讲说戒...(术语)又曰入寂。归于寂灭入于寂灭之义。示证果人死之词。寂灭为涅槃之译语,原为生死共灭之义。惟今偏于生之一边...指安置宗祖或高僧影像之堂宇。又称祖堂、祖殿、大师堂、开山堂。乃我国昔日庶民奉祠先人遗像之所,后佛教借此二字转...(术语)经中之篇章曰品。梵曰跋渠Varga,巴Vaggo,译作品。别之义也。...(物名)梵名,译曰小刀。大日经五曰:所有诸奉教,皆羌揭梨印。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羌揭梨,唐云小刀。似报持之印信...【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p1221 成唯识论十卷三页云: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凡二十卷。善无畏(637~735)讲解,一行(683~727)笔录。又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言佛之足下有千辐轮之印纹也。是标驾御一切之法王相者。观无量寿经曰:足下有千辐轮相。...由报之定不定,分为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 时即时节,报即果报。谓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受报不定...(譬喻)长于义学,以龙为譬。释氏要览中曰:陈高僧惠荣,讲学纵横,号义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时间是不同的。要念六字或四字,快快地念,是吗?请详说。精进...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各有因缘。 净土十三祖里面,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的如来藏性,妙真如性。那这个悟...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因为不明了事理,所以很痛苦的过日子。其实并没有人让他...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这是肺腑之言,应该相信。 印祖有一些弟子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是一个声音,写下来也只是白纸黑字,但就实质内涵而言,和普通的声音,和一般的白...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在釜山法雨寺圆寂了。 他俗姓黄,法名河潭,19岁在金刚山长安...
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法相辞典】
【眼及眼界四句分别】 p1001
上篇:眼识作业 | 下篇:眼耳鼻三各生二处因缘 |
(公案)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见碧岩八十七则,种电钞九。...
慧迁
净住社
归寂
影堂
一品
羌揭梨
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大日经疏
千辐轮相
四报定不定
义龙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何谓「大佛顶」
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