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离增上慢?谓于所得所触所证,无增上慢,离颠倒执。于真所得,起于得想。于真所触,起于触想。于真所证,起于证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信忍证明其事也。无量寿经上曰:幸佛信明,是我真证。...(术语)谓阿之一字也。是为一切真言之中心,由此而一切之真言流出,故云心。大日经五曰: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一)巴利名 Kimbila。为佛弟子,释迦族人。据中阿含卷十七长寿王本起经载,释尊至般那蔓阇寺林(巴 Pācīnavajsad...(杂名)服缁衣之僧徒一门也。...(?~1165)宋代僧。秀州(浙江嘉兴)人,俗姓陆。初名近礼。身长八尺,腹大数围,人称大禅。依大慧杲参究,性率真...(人名)长者名。玄应音义二曰:巴吒,案阿含经,此长者因国为名也。梵Pata。...凡十卷。唐代僧详撰。又称唐法华传、法华经传记、法华经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记述有关法华经之由来、传译...亦名:开不依止、不依止开缘 子题:不依止者八人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明依止法。先明应法,二明正行。初中,言得...在显教是指能了知各种经典意义的人,在密教是指能了知秘密之事相的人。...金刚利,梵名 Vajra-tīksna,音译嚩日啰底乞洒拏。西藏名 Rdo-rje-ral-gri。又称金刚受持菩萨。别名摩诃衍菩萨、...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我应该如何帮助他? 大安法师答: 这时候你要善...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益,兹以经典来阐述阿閦佛名号之功德无尽藏,让大众有幸能一窥...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的境由心转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境由心转是我们对同一个境,由于...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号,发愿要上品上生的。诵《阿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梵语般若,华语为智能。但此所说的智能,意义极...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
离增上慢
【法相辞典】
【离增上慢】 p1425
上篇:离欲退 | 下篇:离欲邪行者相 |
1、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 2、指庵摩罗识,华译为无垢识,或清净...
信明
真言心
三尊来迎
金毗罗
缁门
了明
巴吒
法华传记
依止法开缘
知法
金刚利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怎样面对生病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如何「境随心转」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