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教是指能了知各种经典意义的人,在密教是指能了知秘密之事相的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凡二十五卷,另有目录二卷。明代费隐通容、百痴行元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九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凡例、碑文、塔...亦名:掩腋衣法、上狭下广衣法 资持记释云:“祇支中,注文翻名,即据下律文,从相为名。前翻掩腋,颇得其实。……...禅林用语。为法兄之意。又为同道中之泛称。禅林象器笺卷五称呼门下:“受业于师,先于己者,唤之为法兄。”[祖堂集...梵语 catvāro bhavāh。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梵 marana-bh...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受羹,居士识次取羹,比丘于后以饭覆羹。居士讥言,受取无厌,如饥...【八识三性】 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前六识通于三性。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术语)凡夫所修之善根,皆虚假不实,无不杂我执烦恼之污也。...梵语 upādāna-skandha。为有漏之异名。有三义:(一)由蕴而生取,(二)由取而生蕴,(三)蕴依属于取。又取为烦恼之异...(名数)藏通别圆化法之四教,有三种:一、方等之四教,二、别教之四教,三、涅槃之四教也。此三种之差别如何?或言...(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口*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术语)在家受八戒之女子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得;修法从外求者,犹同舍本求末,烧木佛求舍利,无菩提可证。...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此定成已,...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我们是怎样生起妄心呢?因为...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直奔归路。 不久天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前面的空观是在破假相的执取,假观它又创造一个假相,菩萨...
知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直了 | 下篇:知足天 |
(杂语)沙门出家之风仪也。...
五灯严统
僧祇支法
师兄
四有
饭覆羹戒缘起
八识三性
虚假杂毒善
取蕴
三种四教
甘露
近住女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执我与离我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