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卷十五页云:谓翻欲邪行中诸梵行者者:此是总句。当知此由三种清净,而得清净。一、时分清净,二、他信清净,三、正行清净。尽寿行故久远行故者:此显时分清净。诤处雪故,名清。无违越故,名净。此二总显他信清净。此中或有清而非净,应作四句。初句者,谓实毁犯,于诤得胜。第二句者,谓实不犯,于诤堕负。第三句者,谓实不犯,于诤复胜。第四句者,谓实毁犯,于诤堕负。不以爱染,身触母邑故;名远离生臭。不行两两交会鄙事故;名远离淫欲。不以余手触等方便,而出不净故;名非鄙爱。愿受持梵行故;名远离猥法。如是名为正行清净具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Mahāvaipulya,译曰大方广。华严玄谈钞九曰:摩诃言大,毗佛略言方广。...【五烦恼】 p0257 界身足论上一页云:五烦恼云何?一、欲贪。二、色贪。三、无色贪。四、瞋。五、疑。...(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拘梨、俱胝、拘致。为印度古代所用之数量名称。或谓相当于千万或亿。[玄应音...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饭器。译为应器,或应量器,故应有三应: 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 二...(术语)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尘也。小于兔毛尘七分者。...指不同之宗派。如佛教中之种种宗派、学说。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八三·二一一下):“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佛名)指释迦而言。如来为金色身,故云黄面。无门关曰:黄面瞿昙,傍若无人。又曰:黄面老子,诳呼闾阎。...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生、所生及能熏、所熏中互...【顺结与非顺结】 p110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八卷十一页云:顺结、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有漏法。非顺结是何义?答...(职位)司灯火之童子也。碧岩第七则评唱曰:如则监院在法眼会中未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术语)杂修有漏无漏之禅定也。杂修者以无漏之力,资有漏之定力也。五净居天为纯圣之依处,但第四禅之有漏定,不得...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常生活中处处遭人嫌弃,自己也知道这个毛病不好,可就是难以...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的许多的不同。比如通途佛法要谈修行,首先得要开悟,叫见...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头。而且不仅知道当下的念头哇,我们就是从生到死的所有的做的...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走到哪儿...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深受世人的赞赏。他们有的擅长色彩表现,但不擅长构图;有的擅...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生灭及一个生...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衣服理顺后,长跪合掌,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您与阿若憍陈如等...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学佛首先要知道因果,并且相信因果的道理。...
离欲邪行者相
【法相辞典】
【离欲邪行者相】 p1429
上篇:离增上慢 | 下篇:离欲恶不善法 |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
摩诃毗佛略
五烦恼
俱致
钵多罗
水尘
异部
黄面老子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顺结与非顺结
丙丁童子
杂修静虑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净土法门的特点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集体创作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