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二十卷二页云:又三因缘故,断是常性。一、无戏论故。现见戏论,是无常性。二、清净真如之所显故。犹如真金调柔之性。三、烦恼不生性,前后无别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真理之体云寂,真智之用云照。楞严经六曰: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正陈论曰:真如照而常寂为法性,寂而常...【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p0750 瑜伽十二卷五页云: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卽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植物)菩提树之异名。辅行之一之二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印相)陀罗尼集经四曰:鸯俱舍印,唐云钩印。...梵语 anāsrava-sajvara。指断尽烦恼之无漏戒。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道共戒、道生律仪、无漏戒。即圣者入于无漏定时,...梵语 danta-kāstha,巴利语 danta-kattha 或 danta-pona。音译作惮哆家瑟詑、禅多抳瑟插。又作齿木。即磨齿刮舌之...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醴泉郡醴泉面南本洞。寺中有五重石塔,乃为二重基坛、四角五层之石塔,建于高丽穆宗十二年(1009,...南朝刘宋译经僧。又作惠简。籍贯、世寿、生平事迹均不详。孝武帝大明元年(457),于[衤*末]陵鹿野寺抄撰灌顶经一卷...乃譬喻如来为度众生所作之方便行。如来见众生欲造诸恶时,即为彼等说三十三天之常乐我净,使闻者心生喜乐而勤作善业...(名数)有三说:(一)成实论之说。于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为二...一归佛 二归法 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我们今天在面对果报的时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这个是你该注意的,因为它影响你的未来。是怎么个影响呢?我们看 (...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消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先讲它的优点。 你看阿迦曼尊者...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看来你还是有怀疑啊!《观经》里面...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把它给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不容...问: 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犯了重罪...
妙色呢,佛所示现的妙色身。为什么加个妙?这是化的,不是真实的;而在化上显真实,真实又不离开他这化相的,这就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心里的承受压力也日益增加了,一些关于时代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了,盘点...
断是常性
【法相辞典】
【断是常性】 p1416
上篇:转识成智 | 下篇:覆护色 |
亦名:大界失相 子题:弃舍失界、舍界、作法失界、失界、界失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言失否者。(一、 弃舍失界 )...
寂照
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元吉树
鸯俱舍印
无漏律仪
杨枝
开心寺
慧简
黄叶止啼
十八有学
三归戒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