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一卷七页云:戏者:谓双陆摴蒱弄珠等戏。或有所余种类欢乐。谓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诸快乐;或由同处,或因戏论,欢娱而住。所行事者,谓相执持手臂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眄,或作余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即甚深微妙之心印。又形容透过不可思议而绝对之感受,经由身与心之全面来实证之境界,称为妙印当风;盖以此一境...(术语)但有比丘之名而无比丘之实者,谓无戒之僧也。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十一种之稠林:一众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巴利语 vīmajsā-samādhi。为增大“四神足”中之第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而得之禅定。[清净道论三](参阅...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术语)三学之一。禅定之习学也。定心治乱以发真智者。三藏法数九曰: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证神,见性悟道,故名定...为禅家用以指导学人之方法。与,给予修行者自然发挥,亦即放行之意;夺,即夺取、不允许,或夺去一切之自由,亦即把...(杂名)隐遁者所住之茅屋。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刘熙释名曰:草圆屋曰蒲,又谓之庵。庵,奄也,所...罪业的本性。罪业的本性空而不可得。...晋代僧。又作支敏度。为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心无宗之创始者。永嘉之乱,南渡避兵。成帝时,与康僧渊、康法畅共游江...【正修行中道胜行】 p0506 瑜伽八十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菩萨于正行中,安立所学?谓诸菩萨、具足法住,于依世俗谛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系看,叫作因果;从彼与此的关系看,叫作因缘。你和我的关系,...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于父母恩师长辈,我们不单要孝敬,而且要供养。 二:爱惜妻儿、...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回向之外,也加入了一些想要达成自我愿望的回向,这个无可厚非...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勿作容易想。 每见多人于殊胜事,种种障难,或俗累,或病苦,...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有,看看就好! 那时,我们都是刚刚毕业的...
戏
【法相辞典】
【戏】 p1405
上篇:隐复 | 下篇:矫妄 |
【王恩养世间】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名王恩养世间?谓有国王,性本知足。于财宝门,为性谨慎,不邪贪...
妙印
名字比丘
十一种稠林
观定
正等觉
定学
与夺
庵
罪性
支愍度
正修行中道胜行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圣严法师《因果法》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回向的诀窍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