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乐界?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修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vipāka-phala。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因明用语。意即依言语而陈明己意。又作言显、言彰。为“意许”之对称。乃因明对论之中,立(立论)者为表明主张或敌...(杂名)梵曰罗摩,Ārāma,翻为院。围以土墙之屋舍也。又官廨曰院,后为僧居之名。又后世以寺为总号,院为寺中别...梵语 mantra。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此于...(经名)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一)六尘之一。指为意识所缘之诸法。经中常将烦恼比喻为尘垢,因此等诸法能染污情识,故称法尘。楞严经卷一(大一九...(杂语)现世四苦八苦充满,忧惧不安之意。又作浮世。如浮云萍草无定相也。...【生支差别】 p0477 瑜伽十卷二页云:生云何?谓于胎卵二生,初托生时。等生云何?谓卽于彼,身分圆满,仍未出时。...【佛入涅槃及不入涅槃】 p0657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亦非毕竟不入涅槃?此...(一)指财施与法施。解深密经卷四(大一六·七○五下):“各有三种施。三种者,一者法施,二者财施,三者无畏施。”...(譬喻)五欲之法害人,故譬如箭。唐华严经净行品曰: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又】(物名)欲金...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义又是什么呢? 净界法师答: 这个一心不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根据佛经摘录,在白天夜晚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随力供养。 天王...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管理好自己,还得带领团队去实现更大更好的目标,尤其需要如此...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条戒你的烦恼都有三种的情况,第一个依止贪,第二个依止嗔,第...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知道...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东林寺,并对东林寺方丈大安大和尚进行了专访。大和尚就当前...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们的孩子如意,被封为赵王。 汉高祖非常喜欢赵王如意,到了他...莲雾: 解热、利尿、宁静神经作用。 凤梨: 对人体组织有强壮作用,可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出汗过多(须抹盐)。 枣...
乐界
【法相辞典】
【乐界】 p1307
上篇:缘起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 | 下篇:乐住 |
一、作法忏,即我们做错了事,须向大众忏悔,看犯了什么罪,便用什么方法去忏; 二、取相忏,即自认业障很重,...
异熟果
言陈
院
真言
大七宝陀罗尼经
法尘
忧世
生支差别
佛入涅槃及不入涅槃
二施
欲箭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