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显现,故名善现。...【六种言论】 p0299 瑜伽十六卷三页云:何等名为六种言论?谓属主相应言论,远离此彼言论,众共施设言论,众法聚集...(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闻无上】 p1263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指于金鍱、铜板等金属板表面镂刻经文之经典。佛典中有关铜板经之最早记载为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大八·五八三中)...(术语)谓波罗蜜多之行法也。唯识论九曰: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为“本已有善”之对称。指末法时代之根机。佛陀在世及入灭后,正法、像法时代之根机,称为“本已有善”之机;与此相...魏晋时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缘会义乃于法兰之弟子于道邃所立。吉藏中观论疏卷二末(大四二·二九中):“第七于道...禅林用语。指虽到达出离生死烦恼之境界,然若住着其中,反为所迷。从容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五六中):“万里无...【十地】 p0100 显扬三卷一页云:谓菩萨十地。广说如经。一、极喜地。谓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已于心增上法行,善修治...三种陀罗尼之一。诵此咒时,一切怖畏、毒害、恶鬼、虎狼皆不能为害;破梵行人作十恶业,闻此咒时,则荡除粪秽,还得...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女人学道难。富贵人骄慢奢侈,待人接...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佛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实我们...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他弘扬《普门品》呢?大家想一想。 假使佛对地藏菩萨说:你去...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的历史。那么在这个佛法当中是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女儿从小有慈悲心肠,对小动物有特殊的感情,长大后,女儿对...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
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所谓正业,是不违背政府法令、正正当当的职业;净业,则是指清...
佛入涅槃及不入涅槃
【法相辞典】
【佛入涅槃及不入涅槃】 p0657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亦非毕竟不入涅槃?此中有颂。一切障脱故;所作无竟故;佛毕竟涅槃,毕竟不涅槃。世亲释十卷十七页云:有余部说:诸佛无有毕竟涅槃。复有别部声闻乘人说诸佛有毕竟涅槃。故此颂中,显二意趣。一切障脱故者:由佛解脱一切烦恼所知障故。依此意趣,说言诸佛毕竟涅槃。所作无竟故者。由佛普于一切有情未成熟者,欲令成熟,已成熟者,欲令解脱;是所应作。此事无有究竟之期,故佛毕竟不入涅槃。若异此者;应如声闻毕竟涅槃。是则本愿应空无果。
上篇:佛记弟子双双第一 | 下篇:佛实无所食而现受食 |
僧人称鸡之隐词。东坡志林:“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p6978...
善现天
六种言论
放逸
闻无上
铜板经
胜行
本未有善
缘会宗
净地迷人
十地
破恶业陀罗尼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女人学佛须知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一只猫的故事
人生的种种苦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