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父母宗亲,互相系属,名怜愍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小乘的律藏,初分所明的是比丘戒法,第二分是比丘尼戒法,第三分是安居自恣等法,第四分是房舍等法。第三分及第四...【乐界】 p1307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乐界?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修第三静...梵语 anāgamya-samādhi。又作未到定、未到地。于色界四禅定中,即将发得初禅定之前的准备修行之定,称为未至定。...【唯识二十论】 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本论系以《十地经》三界唯心之义立论,论证万法唯识,外境为内识所显...(术语)谓佛教传播于东方诸国也。尚书禹贡曰:东渐于海。法华玄义一曰:大法东渐。...【魔罗】 大论云:秦言能夺命。死魔实能夺命,余者能作夺命因缘,亦能夺智慧命,是故名杀者。又翻为障,能为修...子题:粗语戒女境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案)触戒女境有四:谓觉、睡、新死、及少分坏。 粗语戒女境 唯二:谓有...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分为善性人、恶性人二种,恶性人复有五种,即:(一)谤真行伪之恶人,(二)谤正行邪之...(杂语)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天趣有情所受苦】 p0371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又天趣中,无解支节苦,而有死堕苦。如经中说:有诸天子、将欲没时,...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第一个,你读诵的经典必须是佛陀、或者是法身菩萨的法语。因...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利弗尊者着衣持钵,入城里乞食,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收衣钵,...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亦皆是大菩萨乘愿辅化,然则佛弟子既无一是凡夫修成,佛出世乌...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也就是说,到底佛菩萨的加持力是不是...【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文殊智慧是虚无?主人底事凭居易,公据何人问大苏?寄语聪明宜...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很容易怠惰、腐化,这也是经验之谈。还有说茅檐之下有将相,...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做。修行也是如此,也要经过比较、选择。就好像一个人去炒...
怜愍者
【法相辞典】
【怜愍者】 p1343
上篇:醉 | 下篇:诸行过患 |
【已生有情由食安住】 p0230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问:何等名为已生有情?答:若于现在,已生增长。问:何等名...
四分律
乐界
未至定
唯识二十论
东渐
魔罗
触女人戒女境
五种恶性
明珠譬大乘经典
七善
天趣有情所受苦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清净乞食住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