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āgamya-samādhi。又作未到定、未到地。于色界四禅定中,即将发得初禅定之前的准备修行之定,称为未至定。因取其尚未至根本定之义,故称未至定。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每一禅定之自体皆称为根本定,每一根本定之前有准备阶段之近分定,故自断欲界之修惑所发之禅定(初禅之根本定),乃至断无所有处之修惑所得之禅定(非想处之根本定),共有八根本定,又由伏灭欲界烦恼而发得近似初禅根本定之禅定(初禅之近分定),乃至伏灭无所有处烦恼而发得近似非想处根本定之禅定(非想处之近分定),共有八近分定。然在八根本定与八近分定中,唯有初禅之近分定与其他近分定有相异之处,故立别名,特称为未至定。(参阅“近分定”3517) p19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古印度五天竺之一,相当于印度西北方之诸国;在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卷三中即举有二十国。北天竺系继中印度之后为佛...如来摄受、调伏众生的法门之一。如来以智德制定戒律,制止诸恶、邪非等,教法严谨而毫无容赦,令众生趋善避恶,是为...一切佛法,非解不明,非行不达,行继解后,意在此也。...(名数)一息灾法,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二增益法,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寿命福德智慧等之...(术语)二福之一。对于梵福之称。三乘之圣果。...(传说)摩诃僧祇律五曰:过去世时,香山中有仙人住处,去山不远有一池水。时池水中有一鳖,出池求食,食已向日张口...(术语)无师自发之菩萨真慈,谓之自然慈。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行自然慈,无因待故。同注: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譬喻】 p1457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譬喻者:谓有譬喻经。由譬喻故;隐义明了。 三解 显...【佉卢】 十佉卢为一佉梨。...亦名:不挑钵中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患食热开中令冷;若日时欲过;若命梵二难,疾刳中食...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天呢,来到一个极具加持力的地方。现在...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后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100年后人们的眼光看自己等的方...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养,从他祖先祖父母时代供养,到他第三代的孙儿又供养。他不是...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共同讨论《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缘殊胜,本人...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好多朋友找我算事,都说我算...
未至定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未生怨经 | 下篇:未来 |
【善知心住】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五日十座
北天竺
制门
行
四种檀法
圣福
猕猴淫鳖
自然慈
譬喻
佉卢
挑钵中食戒开缘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新年的十问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