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业法云何?谓身语业及思。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日本真言宗山阶派之大本山。位于京都东山山科区。相传为日本醍醐天皇之敕愿寺,由承俊律师开山。初为真言、三论兼修...为三业之一。依瞋恚而生之身、口、意三业,统称秽业。据大乘义章卷七载,瞋恚之心,能污秽自己与他人,故名为秽;而...(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梵语 sad-hetavah。(一)将一切法之因分为六种,即:(一)能作因(梵 kārana-hetu),又作所作因、随造因。即某物生...如是等心不相应行法,唯依分位差别而建立故,当知皆是假有,谓于善不善等增减,分位差别建立一种,于心心法分位差别...定,指禅定;比喻坐禅时心境湛然静寂,犹如止水。盖于澄净之止水中,可映现诸物之清晰相状;故以之比喻坐禅时若能达...(寺名)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为方便记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尊数所作之颂。其颂文为: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Ouyangjingwu 中国佛教学者、居士。名渐。江西宜黄人。早岁肄业经训学院,攻经史之学,后受友人桂伯华影响而对...凡十四卷。宋代从义撰。又作天台三大部补注、三大部补注、大部补注。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册。本书补注智顗之...(术语)三乐之一。修行之人,人诸禅定,则一心清净,万虑俱寂,自然得适悦之妙味者。大集经十一曰:菩萨修行禅波罗...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索提法师来到这里接替做新住持。 初来乍到...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呢?这就必须说明它的道理了: 约生...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犯错,不同的是面对错误的态度。对某些人来说。错误是特殊的老师,是宝贵的经验,是正确的先导...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天,曾国藩在日记中记下这样四句话: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问:许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断重复,一生好像就这样过去,会藉着诸如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来排遣无力感。该如...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
业法
【法相辞典】
【业法】 p1216
上篇:灭谛有三 | 下篇:业通 |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之别。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劝修寺
秽业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六因
等心不相应行法
定水
法门寺
九会尊数略颂
欧阳竟无(1871~1943)
法华三大部补注
禅乐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歪打正着

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
圣严法师《对自己有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