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二页云:以无间道、证预流果,修彼道时,四念住、几现在修?几未来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八智、三等持、几现在修?几未来修?答: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静虑,无无量,无无色,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无智。等持、现在未来一。念住现在一未来四者:此则遮一心俱行、及无未来修、执。若有二心俱时行者;则应现在修四念住。然四念住,必不俱行。一心相应,无四慧故。不可此四、一体建立。行相、所缘、俱有异故。非一相续、多心幷起。勿由彼成多有情故。若未来世无修义者:则所修善、无增广义。起多加行,则为唐捐。设功用多,所获少故。又初成佛时,应未具足一切功德。勿有此等过失;故有未来修。未来世宽,故具修四。现修势用、能引当来种类法得、令现前故。现在一者:谓杂缘法念住,见道谛故。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者:此则遮说正断神足非俱时有。一正勤体、有四所作,如灯一时、有四作用。一三摩地、由四因生;故从所因,立四名称。未来修者、亦体一义分;故现在、未来、各言修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者:此则遮欲力体异、及说五种次第生执。虽根、力、位异;而自体无别。即一信等,有生破二用,立根力名。互不相违,相资俱起;故此五种、非次第生。觉支现在未来六者:此则遮说近分有喜。此处未得上根本地;未离下怖,不生喜故。经说依喜断出离懮者,依加行道说;非无间道。故不相违。此依未至无喜,故六。道支现在未来八者:此则止正语业命不俱者意。无贪瞋痴所发无表、各有七种,俱时起故。无静虑者:此则止预流、一来、亦得静虑者意。此未离欲、入见道故。已离欲者,非二向故。无无量者:此遮无量亦通无漏、及见道中修无量执。此缘有情,故非无漏。见道迅速,又初得故;不能兼修。又复未得根本地故;不修无量。无无色者:此遮无色有道道执。无色中无遍缘智故;必无见道。又此未得无色定故。无解脱无胜处无遍处者:此遮前三解脱等亦通无漏者执。十六行相所不摄故;不名无漏。又尔时未得根本地故;彼皆不信。无智者:此则遮说忍即是智。忍于谛境,未如实审决;故不名智。又于此位,自分修故;不修未来诸智。是故言无。等持现在未来一者:此则遮说三三摩地、义别体同。以三等持、行相异故;体亦有别。一者、谓无愿等持。道类忍时,唯修此故。虽八忍皆无间道;依证果位,说道类忍,非余。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生苦乃至求不得苦】 p0479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又生苦者:谓于生时,发生种种身心苦受。非生自体卽是其苦。为...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干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经行】 p1255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杂语)妖怪之眼睛。以譬非正见。碧严第五则着语曰:山僧从来不弄鬼眼。...“自力念佛”之对称。指全力投托于弥陀之本愿力,此时之称名念佛即称他力念佛;反之,若以自力求开智慧、积功德,则...位于湖北黄梅县城西北十五公里之破额山(西山)上。山前有瑶凤山、狮子山、大叶山等,奇兀绝伟,气势磅礴。始建于唐...(术语)执我所有之偏见,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为假有,无自他所属,而误固执为我所有之偏见也。...(杂语)精良明白也,谓心意之清洁。无量寿经下曰:精明求愿。...(一)梵语 ?ajkara。又作赏迦罗。意译骨锁。乃古代印度外道祭祀所供之骨锁。此外,亦指商羯罗天,即为骨锁天,乃大自...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闲到谦逊和亲力亲为的刚强,从小资的...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许多语言通俗、寓意深远的佛教警策格言...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 一、知心 如...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们积极地去面对它。 苦并不能代表佛教,苦、集、灭、道四谛才...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和满足的神情面对盘中餐:那不过是最普通的萝卜和白菜,他用筷...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是辨品类这一科里的第三科广释十种分别,说我们这个分别心有十种分别。复次,总摄一切分别...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和毗留奢那阿修罗王一起来到佛所,威光炽盛,他们恭敬地顶...
预流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法相辞典】
【预流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p1234
上篇:想蕴建立有三种 | 下篇:义多名少 |
全一卷。宋代法贤(?~1001)译。又作三身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为对佛之法、报、化等三身赞叹之偈文,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