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四页云:问:名之与义、何者多耶?答:义多名少。所以者何?义摄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处、一处少分,四蕴、一蕴少分。名摄一界一处一蕴少分。有说:名多义少。所以者何?以一一义、有多名故。如古所制尼犍茶书,一一义有千名。次后略之,于一一义,唯留百名。今一一义,唯留十名。又说法者,以无量名,说一义故。如是说者;义多名少。所以者何?名亦义故。设名非义;义犹为多。以摄十七界一界少分;乃至广说。况名亦是义。是余名所显故。是则义摄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名但摄一界一处一蕴少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密教金刚顶十八会中之第九会说处。十八会指归(大一八·二八六下):“第九会名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于真言...(术语)悔改恶事也。涅槃经十六曰:是一阐提,若受苦时,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当为说种种法。止观七之上曰:既知...指法相宗之四种胜义谛、四种世俗谛。胜义谛与世俗谛,乃就真俗二谛各分为四种。(参阅“四种胜义谛”1814) p1749...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的义门之一。异体,为“同体”之对称;相入,为“相即”之对称。依因六义中之“待缘”...【触界】 p1449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触界云何?谓触、为身已正当触,及彼同分。...(传说)据南传善见律,王弟帝须初不信佛教,一日入森林,见群鹿交尾,疑比丘能制欲,还语王。王乃解此疑问,欲使归...(术语)拨无因果之道理,无著于恶空见也。地持论二曰:云何为恶取空?若沙门婆罗门,谓彼此都空,是名恶取空。唯识...(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所转舍】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三、所转舍。此复有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真无间道,现在前时,障...(术语)转法轮之异名。梵者,清净之义,佛法清净,故曰梵轮。智度论二十五曰:转梵轮者,清净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失道】 p052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失道者;往余处故。 二解 显扬一卷九页云:失念者:谓于久所作所说所思...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是清代彻悟禅师提...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 是因世俗烦杂?事业挫败?感情失落...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庭事业朋友事事顺?问题2.佛弟子要说爱语,那么疑惑来了,爱语...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美医院。他是外地人,去世后亲人也不管他...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离家到寺院念佛求往生,家人不同意,这样走如法吗? 大安法师...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观照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厌离心。可能...
义多名少
【法相辞典】
【义多名少】 p1240
上篇:预流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 下篇:嗢柁南 |
(异类)Mahāgiri,夜叉名。译曰大山。见孔雀王咒经上。...
真言宫殿
改悔
四真四俗
异体相入
触界
阿育王弟七日为王
恶取空
一向
所转舍
转梵论
失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