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复次由三种相,于诸行中,应知无我遍智及断。何等为三?一、于内遍智,二、于外遍智,三、于内外遍智。断亦如是。随其所应。所谓诸行都无有我,无有我所,亦无有余互相系属。当知如是于内外俱遍智及断。此中由法住智,得决定遍智,数习此故;舍彼相应所有随眠;得毕竟断。当知此中为于诸行未得遍智者,令得遍智故;如来大师,说正法要。若于诸行已得遍智,而未永断者,为令唯于如先所得遍智数习得永断故;复加劝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p1356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诸欲无常虚伪不实者:谓于诸欲,宣说颠倒。以是四种颠倒事故。当...【中品道】 p0360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中品道者:谓能对治中品烦恼。...【有情世间等皆从业生】 p0559 俱舍论十三卷一页云: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梵语 prthivī-parpataka。又作地薄饼、地皮饼、地皮、地味、地肥。指劫初之际,自然生于地上之薄饼。据俱舍论卷十...(譬喻)被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系龙须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须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亦名:提舍尼篇释名 子题:向彼悔、可诃法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如昔相承 向彼悔 也,如上说之。今云可诃 法 也,...依狂惑之因可分贪狂、药狂、咒狂、本业缘狂等四种。(一)贪狂,以贪欲之心炽盛以致失本心而狂。(二)药狂,以服药中毒...禅宗公案名。即一庵主与唐代雪峰义存禅师藉杓柄而显喻佛法甚深之公案。雪峰山(又称象骨峰,位于福建侯官县西)畔有...【瞋恚语】 p1321 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问:云何瞋恚语?答:且如苾刍,于他苾刍,有瞋恚心,有损害心,而举犯戒...(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五。说往生极乐则得始终净妙快乐,而无退失之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 弟子(某...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指,慈音告敕。于其支体,放大光明。其音随光,直至地狱渊源之...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我本来就是以前有烦恼,所以希望学佛能够断烦恼。但是好像我学...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难的众生!《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当中,佛告宿王华菩...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如虚空无...「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属不同部门,但只要是为了同一项任务...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杨杰居士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
诸行无我遍智及断
【法相辞典】
【诸行无我遍智及断】 p1357
上篇:诸法自性有三种 | 下篇:诸根大种长养有五 |
【菩萨修道位中云何修行】 p1134 摄论二卷二十一页云: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
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中品道
有情世间等皆从业生
地饼
牛皮
波罗提提舍尼篇释名
四种狂惑
庵主溪深杓柄长
瞋恚语
至真
快乐不退乐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圣严法师: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