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中品道者:谓能对治中品烦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超常格也。非寻常者。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趣入决择】 p1327 杂集论十六卷六页云:趣入决择者:谓能观察我于三乘当入何乘。云何令他亦得趣入。...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有八种之别,即:(一)苾刍律仪无表色,乃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我见不缘实我】 p0650 成唯识论一卷四页云:又诸我见,不缘实我。有所缘故。如缘余心。我见所缘,定非实我。...(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经名)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三十二相】 p0193 瑜伽十一卷二十页云: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梵名 Pramāna-samuccaya,西藏名 Tshad-ma Kun-las btus-pa。古印度陈那(梵 Dignāga)着。唐代义净曾于景云二年...(术语)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凡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而禁食之。见行事钞下,同资持记下二之二。...梵语 posadha, upavasatha, uposadha, upavāsa, 巴利语 uposatha 或 posatha。又作优波婆素陀、优婆娑、布萨陀婆、...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告诉大家,没有一件事情会莫名其妙在我们生...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
中品道
【法相辞典】
【中品道】 p0360
上篇:中有 | 下篇:中际空 |
法界次第云: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
格外
趣入决择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我见不缘实我
非思量底
旧城喻经
三十二相
集量论
恶触
布萨
灭尽定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戒贪得自在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