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一卷十五页云:随转我所者:谓色属我,乃至识属我。所以者何?若彼由此自在力转,或舍或役;世间说彼是我所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五相第一通达本心之真言也。连华部心轨曰:诸佛同音言:汝应观自心。既闻是说已,如教观自心。久住谛观察,...谓佛道非理想主义,亦非观念论,乃真实而活生生,为人人日常生活所奉行。学道用心集(大八二·四下):“所谓向道者...指三种所依。于,所依之义。三论宗嘉祥大师依三种所依而立三种二谛,即:(一)本于二谛,即空有二谛,乃佛出世前已存...【明增定】 p0806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预流果补特伽罗】 p1233 集论七卷十一页云:何等预流果补特伽罗?谓住见道第十六心剎那位。卽此见道、亦名趣入正...(术语)莲华合掌之称。大疏十五曰:华手发生,谓作印,作印已,即运心供养也。...(譬喻)迦提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亦名:新衣戒缘起 子题:新衣不坏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著白色衣行,居士讥嫌无有正法,如王大臣...(名数)一,想倒,于六尘之境而思想非理者。二,见颠倒,于事理之法,而邪计度推求者,即邪见也。三,心颠倒,于妄...(术语)谓天台宗之圆顿戒也。是为大乘戒,故曰大乘,无作者,戒体也,新译谓之无表。凡受戒时,受者身内发生戒之实...(术语)物音哀而明亮也。无量寿经上曰:清扬哀亮微妙和雅。...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但是招致疾病的因素并不复杂,生病的原因就是四个:一个是四...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文殊菩萨示现,为其指点迷津。文喜禅师前...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所通晓的是道义,而小人所看重的是私利。孔子的这句话影响了...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烦恼也就而至,业也就这样造出来了。 ...问: 情执太重怎么办? 明证法师答: 执着就把人害死了,因为大家有情,所以叫众生。因为众生都有情,有情就轮回,...
随转我所
【法相辞典】
【随转我所】 p1367
上篇:诸欲因缘略有六种变坏 | 下篇:随逐不善 |
【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p0013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彻心明
佛道人人脚跟下
三于
明增定
预流果补特伽罗
华手
二鸟
着新衣戒缘起
三颠倒
大乘无作大戒
哀亮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教徒的名利观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