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成唯识论四卷十三页至十六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所法,开避引导;名开导依。此但属心;非心所等。若此与彼无俱起义;说此于彼有开导力。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如何异类为开导依。若许为依;应不俱起。便同异部心不幷生。又一身中、诸识俱起,多少不定。若容互作等无间缘;色等应尔。便违圣说等无间缘唯心心所。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是纵夺言。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缘。夺因缘故。不尔;等言、应成无用。若谓等言非遮多少,但表同类;便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是故八识各唯自类为开导依,深契教理。自类必无俱起义故。心所此依、应随识说。虽心心所、异类幷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诸识不然。不应为例。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于所引生,无主义故。若心心所等无间缘各唯自类;第七八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阙。则违圣说诸心心所皆四缘生。无心睡眠闷绝等位、意识虽断;而后起时,彼开导依,即前自类。间断五识,应知亦然。无自类心,于中为隔,名无间故。彼先灭时,已于今识为开导故。何烦异类为开导依?然圣教中,说前六识互相引起。或第七八、依六七生。皆依殊胜增上缘说。非等无间。故不相违。瑜伽论说: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又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意根者;言总意别,亦不相违。故自类依,深契教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印相)又曰与愿印,满愿印。垂右手而仰掌。应众生之愿,施与财物之印也。大日经四曰:次智慧手下垂作施愿形。颂曰...巴利名 Samantapāsādikā。凡十八卷。南齐僧伽跋陀罗译。又称善见论、毗婆沙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书为小...(人名)释迦方志上曰:优填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战主,梵名 Yuddhapati,巴利名同。为中印度恒河流域之古国名,位于波罗奈国之东。据大唐西域记卷七所载,该国都城...(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佛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种种的身体或是种种的事物。...又作梵檀枳多那林、梵檀祇多那林。为仙居林、圣居山林之意。系指诸仙梵志隐栖之林薮,该林区常发出上妙芬馥之香气,...梵名 Asavga。音译为阿僧伽。生于西元四、五世纪顷。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又称无障碍。北印度健...指天台宗所立之渐次止观、不定止观与圆顿止观。略称三止观。此三观依序为初浅后深之观法、浅深不定之观法与初后不二...(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为佛道障碍,故云魔王,四魔中之天魔也,佛将成道,来为妨害,遂为佛所调伏,即此魔王也...【清净精进】 p0960 瑜伽四十二巻十九页云:云何菩萨清净精进?谓此精进、略有十种。一、相称精进,二、串习精进,...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这个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秉持这个目标而精进办道,贯注精神,一心一意,安住如来正法当...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观受持,但其实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超情离见受持。 怎么...
1.在日常驾驶中小心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别去撞小动物,别去碾压小动物的尸体。撞车、撞人不好,要负责的,...(上)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 大家阿弥陀佛! 首先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发大财、消灾延寿!刚开始都要这样...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君向孔子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对尘世毫不留恋;说我不信吧,隐隐总觉得若不抓...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间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日常除了打理佛寺的一般事务外,生活颇为清静而平淡。 有一...
开导依
【法相辞典】
【开导依】 p1185
上篇:集法 | 下篇:堪达阿罗汉 |
(术语)三大之一。一切众生之心性,唯一绝待,不生不灭,真实如常为体,周遍法界而无限量为大。...
施愿印
善见律毗娑沙
优陀延王
战主国
五妙境界乐
权化
梵檀只多那林
无著
三种止观
第六天魔王
清净精进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出家忧道不忧贫

【推荐】诵经如何达到最佳状态

不要让车轮沾上血腥味
慧律法师《三千佛圆满开示》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