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二十卷四页云:此中思惟义者:谓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一、为于说者,起恭敬义。二、为摄众义。三、为于言教,起尊重义。四、为叙述事义。五、为于真实义教,起多所作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trtīya dhyāna,巴利语 tatiya-jjhāna。新译作第三静虑。为四禅之第三。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杂语)谓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软之相。忍辱者,为有情非情所被,堪忍痛恼,不起瞋恚忿怒也。...【径】 p0948 瑜伽十八卷四页云:云何为径?径、有二种。一者、烦恼径,二者、业径。此中径者:意明因义。...(术语)称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缘者攀缘之义也。俱舍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指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即寿、暖、识三法将舍离之际。印度之祇洹精舍设有“无常院”,系安置僧众中之重病者,使彼等于...(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法相宗所论三波罗蜜多之一。又作近波罗蜜。近,指接近于无加行之“无功用地”(即第八地以上)。即自初地至七地之菩...云何金刚喻定?谓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或加行道摄,或无间道摄。加行道摄者,谓从此已去非一切障所碍能破...【瑜伽师地】 p1244 瑜伽一卷五页云: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病等相】 p0938 杂集论六卷四页云:病等相者:谓四大时分寿命变异。由四大乖违、齿发疏落等,住时势尽故。...【差别真实】 p0929 辩中边论中卷六页云:差别真实、略有七种。一、流转真实,二、实相真实,三、唯识真实,四...(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个活动是一个很严肃的活动,所以在讲三皈依或者五戒的时候,我...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著于一切皆空,一切...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里感到烦恼,难以忍受...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不过早晚课诵所代表的意思真正明了的人就不多了。 早课的用意...、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后果很严重。就好像一个屋子出了两个人...
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
【法相辞典】
【慧到彼岸义所摄诸句有五种所为义】 p1321
上篇:慧到彼岸自体义由三种相 | 下篇:广慧 |
(譬喻)黑白之二鼠也,以喻昼夜。...
第三禅
紫磨忍辱
径
所缘
临终
宝镜三昧歌
近波罗蜜多
金刚喻定
瑜伽师地
病等相
差别真实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忍辱法门有五种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做早晚课的用意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