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所论三波罗蜜多之一。又作近波罗蜜。近,指接近于无加行之“无功用地”(即第八地以上)。即自初地至七地之菩萨,于第二无数劫之间,勤修布施、持戒等十波罗蜜,其势力渐增,不被烦恼所伏,而能伏烦恼;然以故意令烦恼起现行而修行之,非任运无功用之修行,故称近波罗蜜多。(参阅“三波罗蜜多”573) p35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 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极乐国土之清净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名数)六群比丘外,有六群比丘尼,此恶比丘尼准于比丘之六群而立名,故不列别名。大方便报恩经曰:诸释女欲出家持...(譬喻)无明能生苦果,故以树为譬。教行信证二曰: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一)色光与心光。前者乃佛身所放之光,由眼可见;后者为佛智所发之光,以能破无明昏闇,故又称智慧光。[大智度论卷...(饮食)Pa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阇尼。译言五啖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经律论三藏通常有大小乘之别,据大智度论卷一○○之说,小乘三藏即:(一)小乘经藏,指四部之阿含经等,唯谈真空寂灭...于禅语中,表示现前成就之意。即绝对真理不假造作安排,自然呈现,当体即是。此外,“现成底见”一语,为一切万法现...(名数)天台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出十疑。通释之以劝诱往生: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心疑,二释求生乖无生理疑,三释偏...【增上戒住】 p1314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增上戒住?谓诸菩萨,净戒意乐为缘,所得性戒相应住。 二解 瑜...真俗二谛之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古来诸师亦每另创新义,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对于“以真谛为空,俗谛为假”之...(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分不开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喝好。很少人知道其中的过患,我...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佛后的取舍也不一样。 有的人来到寺院就是为了求财,如事业顺...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短寿的果报,此为末世之际的命浊。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在《妙...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当时城中有一位居士名散陀那,喜好游...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
近波罗蜜多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近果 | 下篇:近圆 |
【土自在依止义】 p0227 世亲释七卷十五页云:土自在依止义者:谓此法界,是土自在之所依止。于所现土而得自在,名...
施无畏
国土清净愿
六群比丘尼
无明树
二种光明
半者蒲膳尼
小乘三藏
现成
净土十疑
增上戒住
鼠喽栗二谛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十恶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