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卷十三页云:应知此相、略有七种。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寻伺体性者: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所缘,慧为体性;应知。寻伺所缘者:谓依名身、句身、文身、义,为所缘。寻伺行相者:谓即于此所缘,寻求行相、是寻。即于此所缘,伺察行相、是伺。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寻伺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寻伺流转者:若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如那落迦,如是傍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佛、菩萨由大慈悲心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又称大悲愿力。如阿弥陀佛之二十四愿、三十六愿、四十八愿,及药师如来之...(术语)律之作法,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曰布萨。译...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与顿顿二种,分圆教为渐圆与顿圆二种;而以华严经为顿顿与顿圆之教法,法华经为渐顿与渐圆之教法...(术语)五见之一,于身执实我之邪见也。梵云萨迦耶达利瑟致Satkayadrṣṭi,萨婆多宗译曰有身见,经部宗译曰怀身见...亦名:受日心念法、心念受日法、受七日心念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法。(一、明缘法)十诵,五种人,谓独住...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tīkā。凡三卷。又作辨中边论、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即导引教化众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如来导化,各能宣布。” p6219...三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Shangzuobu Qibulun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七部论书,即《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梵语 ?ūnyatā va rūpam。“色即是空”之对句。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净业者,幸试用之;并希以是广为传播焉。 凡座钟挂钟行...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是到达道的道路。不管是道...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事。有个人打算把一口水缸填满水,于是,他拿了一个桶,挑了一...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会转念的功夫,...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
寻伺有七种相
【法相辞典】
【寻伺有七种相】 p1179
上篇:为舍为洲为归为趣 | 下篇:黑黑异熟业 |
【阿赖耶识杂染相】 p0779 瑜伽五十一卷九页云: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
悲愿
说戒
二顿
身见
安居受日心念法
辩中边论
导化
三菩提
上座部七部论
空即是色
咒心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弘一大师劝人听钟念佛文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