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一卷九页云:复次于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然彼起已;应正宣说。何以故?若有阿练若苾刍,来就彼问;彼若不答;便生讥论:此阿练若,苾刍云何名为阿练若者。我今问彼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而不能记。是故为说应入彼定,非为乐住。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术语)报恩谢德也。教行信证曰:深知佛恩,为报谢至德。【又】一期之果报谢去也。法华文句记七曰:一期报谢,无付...【能取义】 p0892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 二解 显扬五卷二页云...【非有为增上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增上法云何?谓无为法。...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御素木、佛木。为制作佛像之木材。御衣之“御”,于日文中表示尊敬之意,指佛之法衣,引申为制造...(787~868)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凤林山派之祖。又称玄育。俗姓金。宪德王十六年(824)来唐,师事马祖道一之...1、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 2、指庵摩罗识,华译为无垢识,或清净...(术语)念佛行者,将命终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皆应其行者临终现前之愿,出现其所,迎行者至极乐净土也。...禅林用语。(一)指上法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中世以后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有:(一)旦望上堂,每月初...(喻)僧众和合为一,好像海水普遍一味。...又作闭心户印、闭心门印、阖心门印、阖智字印、阖智字陀罗尼印、如来坚固拳印、金刚拳三昧耶印、三昧耶金刚拳印、金...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明颖异,内心恬淡,寡言少语,喜欢安静,从不问家里的事。很小...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所以佛菩萨跟众生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恒...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人?旁边有个村庄,那头牛准备第二天卖出去屠宰。那有个小孩子...从前,在遥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主人、他的女仆,以及一头公羊。宁谧如田园诗般的乡间生活,却被一个小事件给破坏...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几岁得病夭折,有些以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许多...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皈依灵鹫寺的从法师。十四岁受具足戒,前往东山承天寺,学法于...阿修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端或容貌丑陋。他住在天上、海中或山上。性情傲慢,脾气暴躁,好打斗争胜。...
静虑异名
【法相辞典】
【静虑异名】 p1378
上篇:谛实 | 下篇:静虑律仪由二缘舍 |
位于山东青岛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倓虚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占地约一百五十公亩,为青岛市区唯一之佛寺...
三论宗
报谢
能取义
非有为增上法
御衣木
玄昱
九识
三尊来迎
上堂
和合海
合智印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人羊大战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