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七页云: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种姓相?谓诸菩萨,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性不顽钝,性不微昧,性不愚痴,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种姓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用以浸染袈裟的颜色之一。其色黄中带赤,或称茶褐色、木兰色,为袈裟之本色。以乾陀(梵 gandha,巴同)之汁染布而...(菩萨)如意轮观音也。...供养佛之六种物品。指水、涂香、花、饮食、灯明、烧香。取之配于六度,则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饮食表禅...三种羯磨之一,四种羯磨之一。又作白一、单白法、白羯磨。即作授戒、忏悔等作法之宣告仪式中,对于最轻微之事、所常...【诸根无缺】 p1347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诸根无缺?谓如有一,性不愚钝,亦不顽騃,又不喑痖,乃至广说支...(印相)又曰觉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入定诸佛令护念行者之契印也。...五篇,即分犯罪以为五等也。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此五等犯罪,若以世俗罪律...【见位】 p0638 瑜伽九十五卷十三页云:从此已后,于诸谛中,复有所作,应当遍知,广说乃至应当修习。由此观故...(术语)梵语驮耶演那Dhyāna,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p0356 俱舍论七卷五页云:论曰:心心所法,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谓前无...巴利名 Kamma-khandaka。为二十犍度之第十一。又称呵责犍度。即说比丘治罚法之篇章。本行持法起源自佛陀处分好诤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读?具体一点,好吗?如果要深入经藏,请问哪个版本的大...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著普劝念佛文,劝导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富贵贫贱,不分男女老...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 佛陀出家成道后,他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他...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你也不用太难过,不用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倒霉最痛苦的人,为什...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春居士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养成了放学回家帮大人做家务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我们的妄想活...
问: 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
慧波罗蜜多种姓相
【法相辞典】
【慧波罗蜜多种姓相】 p1320
上篇:慧曜 | 下篇:广大殊胜 |
(术语)于一微尘中入一切之三昧,谓为尘尘三昧。华严经贤首品偈曰: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尘亦不...
香染
如意轮菩萨
六种供具
单白
诸根无缺
金刚起印
五篇
见位
静虑
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羯磨犍度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每天三呼快乐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真诚忏悔 消除恶业(图)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