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七卷五页云:论曰:心心所法,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谓前无间已生,非后心心所法。所缘缘者:谓随所应,或色等五,或一切法。增上缘者:谓随所应,各除自性,余一切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十地中之初地与二地。此二地虽为圣者之位,犹自然生起烦恼,故有此名。 p999...(术语)消除经文之难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也。止观七曰:随语消释。...【心随转法】 p0351 俱舍论六卷三页云:何等名为心随转法?颂曰:心所二律仪,彼及心诸相,是心随转法。论曰:一切...【执受】 p1031 显扬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云何执受?答:谓由随一若清净相,或光明相,起执取相。 二解 雑集论五卷...【离相及名无自性生】 p1431 瑜伽七十三卷三页云;若谓离彼相及名言,二种和合,有自性生;彼于诸相,或于名言,或...【行支】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所...【不自在行】 p0324 如无我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不自在云何?谓众缘生无常苦相所摄诸行,离我相故...计从他灭者,只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从他有情灭 此有三种: 一、婆薮灭 如婆罗门修马祀者,取一白马...梵名 Sapta-jīna-stava。全一卷。宋代法天译。又作七佛梵赞、七胜者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对过去七佛之梵赞...(地名)Nujkend,印度西北方中央亚细亚之地也。玄奘入竺时过此地。见西域记一。...【相见道有九种心】 p0839 成唯识论九卷十页云: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此卽依前缘安立谛二十六...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夫。大家千万不要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什么是随缘?什么是染缘...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罪,还比不上邪见。 诸位要把愚痴跟邪见分清楚, 愚痴是这个人...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我们从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谋职,事业或顺利或不顺利;然后来...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了胆,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
一、暇满的体性 暇是闲暇。脱离了八种无暇,就是所谓的有暇。八无暇包括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这四种人类之外的...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 观世音菩萨接班,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
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法相辞典】
【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p0356
上篇:心心所名义差别 | 下篇:心与心所必定俱生 |
(杂语)荼毗之后,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规亡僧入塔曰:荼毗后执事人,乡曲法眷,同收骨,以绵里,袱包函贮,封定,迎...
不觉现行位
消释
心随转法
执受
离相及名无自性生
行支
不自在行
他灭
七佛赞呗伽陀
笯赤建
相见道有九种心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