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如是已说诸心心所,品类不同,俱生异相。然心心所,于契经中,随义建立种种名想。今当辩此名义差别。颂曰:心、意、识、体一。心心所,有依,有缘,有行相,相应义有五。论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诸心心所,名有所依,所缘,行相,相应,亦尔。名义虽殊;而体是一。谓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或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或名相应。等和合故。依何义故,名等和合?有五义故。谓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事平等者;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一字释多”之对称。密教所立十六玄门之一。即以多字之义理解释一字之字义。如大日经疏卷七载,以 (ka,迦)字...【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p1199 显扬五卷七页云:由差别故者:略有十五种极微。谓眼等根极微、有五种;色等境极微、有...呾叉始罗,梵名 Taksa?ilā,巴利名 Takkasilā。为北印度之古国。又作特叉尸罗国、德差伊罗国、德叉尸罗国、呾叉...古代女子一生中所应恪守、遵从之三项德目,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又作三障、三隔、三监。女子囿于三从,...凡三卷(一作五卷)。前秦僧伽跋澄等译。又称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集经、僧伽罗刹集。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行】 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卷三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故事)须达长者。以金布地买祇陀之园林,以建祇园精舍奉佛。...计从自灭者,凡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于身计灭 如布吒婆楼,计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长成,衣服庄严...无漏律仪所摄业者,谓已见谛者由无漏作意力所得无漏远离戒性。...(地名)Vidhāra,山名。慧苑音义上曰:鞞,此云种种也。陀梨,亦曰陀罗。此云持也。谓此山中能持种种众宝及诸华叶...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但是,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告诉比丘们:「我的船已经...【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固,因而具体落实下来,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繁琐的事务不能一点一...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方法,综合起来做好的话,财命福慧当有不可思议的变化。 一,...
大家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自性。经上说:呜呼!一切有为无常,生而坏灭之法。又说:所作法成为常住之处,...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赶紧走,这样走能确定到极乐世界吗? 大安法师答: 实际上,我...
心心所名义差别
【法相辞典】
【心心所名义差别】 p0356
上篇:心不相应行建立 | 下篇:心心所法由四缘生 |
【十真如】 p0102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十真如者: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二、最胜...
多字释一
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呾叉始罗国
三从
僧伽罗刹所集经
消瘦服
行
长者布金
自灭
无漏律仪所摄业
鞞陀梨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修悟的六原则
渡河
大安法师:一定要天天作净土得生想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