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Nujkend,印度西北方中央亚细亚之地也。玄奘入竺时过此地。见西域记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cikitsā-vidyā。又作医明、医方论(梵 cikitsita)。五明之一。系古印度解说有关疾病、医疗、药方之学。“明...(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指诸欲染污真性,或指贪欲等烦恼。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七二下):“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大品般若经卷...(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经名)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广请诸方名德高僧为住持,不许徒弟继承之禅宗寺院。又作十方住持刹、十方丛林。 p402...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称为心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 p1...简称四种庄严。 一、戒璎珞庄严,即以戒律庄严法身; 二、三昧璎珞庄严,即以禅定庄严法身; 三、智能...(物名)以纸作钱形寓钱之意者。即纸钱也。...为观无量寿经所举三种往生净土之因,亦为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即:(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类整体的共...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因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开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
佛又呼一声地藏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他没有自性、不定的,今生是比丘、比丘尼,再一转世就变了。现在好像是三宝弟子...当人出生以后,不仅要面对生存的问题,还要去面对社会与人群,谁都难以避免,毕竟人是群体的动物。人生的范畴是广泛...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还有共业。我自己造的业我自己受,心里很平静。不是我造的...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修行是否上路了呢? 答: 《往生论...
笯赤建
【佛学大辞典】
上篇:陵伽 | 下篇:斛食 |
阿毗达磨集论四云:业差别有三种: 一、顺现法受业 若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谓从慈定起已,于彼造作,若损若...
医方明
有为空
欲染
无相三昧
缘起经
十方刹
弥勒来时经
心冰
四种璎珞庄严
寓钱
三种净业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只要能这样做,地藏菩萨都度脱你
惟觉长老:学禅不能学「残」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