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消除经文之难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也。止观七曰:“随语消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心念之所趣。如言心行。中阿含经三十一曰:心趣好恶色,为欲所缚害。...【有漏智】 为‘无漏智’的对称,指烦恼未断尽的世间智慧。又作俗智、世间智。此智慧虽观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然...又称宋云行纪、慧生行传、惠生使西域传。附载于东魏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卷五(大五一·一○一八上)。北魏孝明帝神...阿那律的简称,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钵之一种。又作苏摩钵(梵 somapātra)。据四分律卷五十二载,昔佛陀在苏摩国游行,遇一信乐陶师,佛为彼一一指授...指佛于因地时为鹦鹉之孝行。据杂宝藏经卷一载,昔雪山中有一鹦鹉,其父母双盲,不能外出觅食。彼时,有一仁慈田农,...【众法聚集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法聚集言论者:谓于众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论。如于内色受想行识,建立种...凡二卷。元代松坡宗憩编。又称江湖集。本书系将宋代之景定、咸淳至元代之延祐、至治年间(1260~1323),诸方尊宿所...(术语)谬于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唐华严经五曰:观佛神通境界无迷惑。法华经方便品曰: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分别及所分别】 p0385 成唯识论七卷十二页云: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慢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烦恼所之一.慢者傲慢,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高人一等。《成唯识论》曰:‘云何...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
世间一切幻化,如露如电。故祖师说: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一个人一生下来,身弱脆碎,娘苦心哺育小乳婴。喃喃...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旦触及到自己心灵的时候,简直犹如剜心...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又称为道具,一般以...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1.杏仁: 预防血小板凝结。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
消释
【佛学大辞典】
上篇:消瘦服 | 下篇:海 |
(术语)对于自性而言。谓诸法为因缘所成,全无自性也。华严之无尽缘起,基于此理。...
心趣
有漏智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那律
苏摩国钵
鹦鹉孝养
众法聚集言论
江湖风月集
迷惑
分别及所分别
慢心所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顺逆在于一念间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