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塔之译名。资持记下三之二曰:经音义云:正言窣睹波,义翻方坟。翻高显处,以耸出故。文句记三中曰:新云窣...【道宠】 北魏时代僧人,俗姓张,名宾,道宠为其法名,其生卒年代不详,约为公元五六世纪之间,少有才艺,与李范同...(术语)像法之末季。佛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正法后一千年为像法。似法所行之时也。辅行序曰:况时淹像季,学鲜知机。...(仪式)九条锡杖中之前三条,略用之法也。...(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1、谓过去现在未来各有一千尊佛出世。 2、指现在贤劫之千佛,释迦佛是其中之第四尊佛。...《央掘魔罗经》四卷,是说央掘魔罗改恶从善,投佛出家,从而宣扬大乘教义的经典。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梵...(譬喻)以喻涅槃之无恼热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法华玄义二曰:三法为...诸识界系。 一、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 ...【二种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 p0047 瑜伽三十三卷二页云:此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具缚。谓...(名数)华严十玄门所摄之十义,即教义理事等十双,故曰十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会转念的功夫,...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诸佛之母。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外再持咒来帮助。念佛不能往生的...过去某地有一大寺院,寺里有一部大藏经,龙藏的字很大,本子很厚,每年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要晒藏经的。有一年六月...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一天,世尊从灵鹫山下来,在路上遇到了鹿头梵志。佛陀和梵志一...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
见位
【法相辞典】
【见位】 p0638 瑜伽九十五卷十三页云:从此已后,于诸谛中,复有所作,应当遍知,广说乃至应当修习。由此观故;说名见位。又云:即此无学极解脱智所引正见,说名见位。
上篇:见法 | 下篇:见至 |
(术语)此道必得出离之妄见也。归敬仪中曰: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高显处
道宠
像季
三条锡杖
妙觉
千佛
央掘魔罗经
清凉池
诸识界系
二种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
十对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老牛闻经转胎为人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