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十六页云:菩萨十应知者:谓如是修学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诸菩萨、略有十种应知。一、安住种姓。二、趣入。三、不净胜意乐。四、净胜意乐。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得决定。八、已得决定。九、一生所摄。十、住最后有。此中安住种姓菩萨,若方便修学,发菩提心;即名趣入。既趣入已;乃至未入净胜意乐地,即名不净胜意乐。若得入者;名净胜意乐。即净胜意乐菩萨,乃至未入到究竟地,名未成熟。若得入者;名已成熟。即未成熟中,乃至未入决定行地,名不决定。若得入者;名得决定。已成熟中,复有二种。一、一生所系摄。谓此生后、无间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住最后有。谓即在此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是从住种姓、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如前所说十种菩萨、尽摄一切菩萨。如前所说菩萨学处、尽摄菩萨所有学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782~841)唐代僧。属青原行思之法系。钟陵建昌(江西永修)人,俗姓王。少于石门出家,初参百丈怀海,历二十余年...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辗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法无我】 二无我之一,是‘人无我’的对称。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的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一)大乘戒之通义,谓制止心念邪恶不正之戒。而南山四分律宗于制戒立深防、分限二者,其中分限即为心戒。 (二)又作...(术语)所薰之对。谓能使薰习者。例如第八识薰习种子之七转识,谓为能薰。...【摩纳缚迦】 或号摩那婆。瑞应翻为儒童。本行翻为云童,又云善慧,又翻年少净行。燃灯佛时,为菩萨号。今问:...(术语)是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庄严住心。得除盖障三昧,初地分证之位也。大日经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子题:道人慈心作医治得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杂明治病法。(一、先明医师)善见,作医师,得吉罗。为出家五众合...摩罗,梵名 Malla,巴利名同。为佛陀时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作末罗国、满罗国、跋罗国、末牢国、末利国。意译力士...(衣服)Kāuś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憍奢耶者,野蚕丝也。...别别引门者,谓若处显示先标经一句,后以无量义门广释。如经言,若比丘成就六法,尚能口风吹碎高广大雪山王,况无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要!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特点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对,对来就有...
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论是三十岁,或八十岁,总是活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所以只能...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nā m s duō nn 三藐三菩陀 sā...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一日...
菩萨十应知
【法相辞典】
【菩萨十应知】 p1128
上篇:遍觉分行 | 下篇:菩萨于七处学 |
(术语)下劣之智慧也。佛地论一曰:恐余劣智未能通。...
昙晟
无始
法无我
心戒
能薰
摩纳缚迦
初法明道
治病法
摩罗国
憍奢耶
别别引门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念头像一条流动的河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