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意指现实之差别事象。以佛教哲理而言,万法可大别为诸法之本体与千差万别之现象,本体为“里”,现象为“表”;本体...(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丽,沩仰至石晋时已亡。今惟云门曹洞临...(术语)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为自力,佛之本愿力加被力为他力,此中一切诸佛为众生虽有他力。而特以他力之一...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具四缘:一、是钱宝,二、知是,三、为己,四、受取。便犯。”(事钞记卷二一·一五·一三)...【得非得差别】 p099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一页云: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卽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常...凡三卷。今残存上卷。唐代慧日撰集。又作净土慈悲集、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文集、慈悲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阿惟颜】 应法师引十地经,谓一生补处。...(名数)如来,阿罗汉,有学圣者,是众生之师范,故云大师,见本事经。...(人名)福州雪峰禅师,名义存,得法于德山。唐懿宗咸通年中上福州雪峰山创禅院,法席常有千五百人众,五代梁太祖开...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不舍不弃。不惠不施。...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情感...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防治爱欲? 大安法师答: 是啊,我们...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持咒、念佛,所有修行法门都没有...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就这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八个字...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讲一个话题,就是修平等心。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明禅师。心明禅师听到他的困惑后,二话不说,就领他来到一林间...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主要有两派的说法,有一派是强调三业专...
法无我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法无我】二无我之一,是‘人无我’的对称。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的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又诸法无我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法无我印,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者印证。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实体,乃大乘菩萨的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彻知此理的智慧,称为二无我智。
上篇:法云地 | 下篇:法无差别真如 |
(术语)一作摩诃耶那Mahāyāna,旧曰摩诃衍。译曰大乘。...
傍位
禅门五宗
他力
畜钱宝戒犯缘
得非得差别
长坐不卧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
阿惟颜
三种大师
雪峰
不与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温馨漫画:母爱千千变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智者的四句话
自己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