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作摩诃耶那Mahāyāna,旧曰摩诃衍。译曰大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名粪扫衣,即拾取人家弃之不用与粪扫一样的贱物来缝纳而成的法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凡四十一卷。为日本临济宗僧师蛮(1626~1710)历三十余年所完成之禅宗史。系模仿我国景德传灯录而着。集录日本禅宗...于表白之后所读之随愿文。此愿文乃随施主之意愿所造,故称随愿文。 p4245...(名数)九有情居之略。寄归传一曰:住持八纪,弘济九居。行事钞四之二曰:三界九居既是众生居处。...广义而言,为自然冲动之欲望;狭义而言,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之一种选择,而欲获实现者。佛教中相当于意...(寺名)又作岳林寺,在浙江奉化县,梁大同中所建,五代时,布袋和尚住于此,遂于其东廊下示灭。据传灯录二十七,大...(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经说持诵者能灭一切罪,得清净天眼。...梵语 kalpataru。又称劫树。意译如意树。为生于帝释天所居喜林园中之树名。劫波,即时间之义。关于此树名称之由来,...(人名)唐玄觉,字明道。温州永嘉人。初精天台之止观,常修禅观。后至曹溪,一宿而契旨,有一宿觉之名。还永嘉,学...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意识能缘他境及缘自境】 p1210 瑜伽五十一卷七页云:又复意识、能缘他境、及缘自境。缘他境者:谓缘五识身所缘境...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已尽,即得往生极乐。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为超度...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一生致力于哲学、佛学研究...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夫走卒,贫无立碓之地,都有缺少些什么,都不能事事称心如意。...
摩诃夜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诃夜泥 | 下篇:摩诃沫丽 |
大宝积正法经云: 一、乐住林间 谓修菩萨行者,当离愦闹,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然,思惟正道,而广集一切...
纳衣
延宝传灯录
神文表白愿文
九居
意志
岳林寺
宝生陀罗尼经
劫波树
玄觉
一大事因缘
意识能缘他境及缘自境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妙莲老和尚传奇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