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八卷八页云:无学胜解、复有二种。谓时心解脱、不时心解脱。时心解脱者:谓五种阿罗汉身中无漏胜解。不时心解脱者:谓不动法阿罗汉身中无漏胜解。此二、亦名心解脱、慧解脱。离贪故,名心解脱。离无明故,名慧解脱。问:若此胜解、离贪故名心解脱,离无明故名慧解脱者;集异门等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离贪故心得解脱?答:无贪善根,对治贪故。云何离无明故慧得解脱?答:无痴善根,对治痴故。由此说故,二解脱体、即是善根。非是胜解。答:彼文应作是说:云何离贪故心得解脱?答:无贪善根相应心、胜解印可;即此名为时心解脱。云何离无明故慧得解脱?答:无痴善根相应心、胜解印可;即此名为不动心解脱。而不作是说者;有何意耶?答:此就依处、以显胜解。谓依无贪故,心解脱贪。依无痴故,心解脱痴。然心解脱、体是胜解。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离随烦恼】 p1425 瑜伽九十八卷十七页云:远离尘点所起后有诸业杂染;是故说名离随烦恼。...1、显教和密教。显教是显明易懂之教,如应身佛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难晓之教,如法身佛...(名数)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见涅槃经十二。...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易可通达】 p082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易可通达。一、若文,若义,易觉了故;二、出离等觉故。...(杂名)言人死为白骨也。...全一卷。又称法藏和尚传。新罗崔致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为华严宗第三祖法藏之传,内题为“唐大荐福寺故寺主...(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梵语 ajīva。为印度耆那教之根本学说。即指命(灵魂)以外之一切总称,与“命”并为构成字宙之二大要素。“无命”...亦名:非时浆受法、非时药四法、受非时药法 子题:果汁、渴病因缘、蜜浆、非时药体无八患得加口法、药体八患、八患...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萨的方便行。这个般若思想,是佛为大乘根基宣讲的。《...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际受用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在宋人所撰的《地藏灵验记》等,都...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进出都有高级轿车代步,家里布置得非常豪华。 因此我问他:...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止,精进办道,修习用功,须菩提尊者也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侧的庐...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修行很久了,但未曾开悟过。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对目犍连说:...
在大乘教和小乘教当中,这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属于大乘的顿教。顿教里面也包括圆顿之教。 为什么这部《观经》念...
无学胜解有二种
【法相辞典】
【无学胜解有二种】 p1087
上篇:无放逸是不死迹 | 下篇:无学解脱智见蕴 |
Qingbian 古印度佛教学者。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观派的实际创始人之一。又名婆毗吠伽。...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离随烦恼
二教
三味
声闻乘
易可通达
骨佛
贤首大师传
不思议变
无命
非时药受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般若与人生佛教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观机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