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称法藏和尚传。新罗崔致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为华严宗第三祖法藏之传,内题为“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系效法华严三昧观直心中之十义,共分族姓、游学、削染、讲演、传译、著述、修身、济俗、垂训、示灭等十科,网罗一代事迹。初有华严寺僧千里和尚为其作传,然今已不传,复据纂灵记而作成此传。卷末题有“大安八年壬申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故知此传系高丽宣宗朝所刊行。又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之刻本,题有“绍兴十九年孟冬一日,平江府吴江县华严宝塔教院嗣讲,住持圆证大师义和谨题”,系与阎朝隐之康藏法师碑合刻者。然至后世,本书曾一度失传,后依日本华严寺凤潭之写本,于元禄十二年(1699)刊行,传末附道忠所著之贤首碑传正误一篇。 p61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岁末与安居竟及父母之忌辰也。圭峰盂兰盆经疏曰:儒则四时杀命,春夏秋冬。释则三节放生:一岁终,二夏满,...又作浮屠、佛图、蒲图、休屠。(一)梵语 buddha(佛陀)之讹译。我国古代称佛陀为“浮屠氏”,称佛教为“浮屠教”。...【观待假有】 p1469 瑜伽一百卷十三页云:观待假有者:谓虚空非择灭等虚空无为,待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处、色趣...梵语 bhājana-loka。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器。指一切众生所居之国土世界。相当于依正二报中之依报。即指...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一样的在莲花之中托生。...【萨多琦黎】 翻大力天。...指禅院内之都寺、维那、烧香侍者等三者。“禅师”并非职位称号,乃表尊敬之意。[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 p948...(一)谓身三、口四之恶业。身三者,杀生、偷盗、邪淫等;口四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以七恶支分,故称为支,...【阿罗汉退失现法乐住】 p0782 瑜伽五十一卷十九页云:问:如世尊言:我说阿罗汉苾刍、于四种增上心法现法安乐...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忡只会使自己身心俱疲。生活里总会有变数、总会有风雨,任谁...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恐怖鬼、厉鬼、孤独鬼、啖血鬼、啖...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飞机不要二三天就可以到,而且能够飞到太空去。从前做什么事情...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 一个是思惟苦谛。我们要把娑婆世...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调和,人就不安。因此,佛陀经常教育弟子们...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净界法师答: 一个初学者你是不能够同时操作理观跟...
贤首大师传
【佛光大辞典】
上篇:贤胄部 | 下篇:贤瓶 |
(术语)入于禅定,则有轻安寂静之妙味,适悦身心。所谓禅悦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禅悦为味。同问疾品曰:贪着禅...
三节放生
浮图
观待假有
器世间
一莲托生
萨多琦黎
山门三大禅师
七支
阿罗汉退失现法乐住
泥洹
净土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立即长大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