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而不作证。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舍离。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又佛菩萨、由漏尽智,自无染污;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指九无学之一。即思法阿罗汉恐惧退失所证之果,而欲求死以保所得。[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参阅“九...亦名:忆罪发露法 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说戒座上忆罪发露法。律本,为在座上忽忆本罪,向比座说之,举众闹乱,...【善修事业】 p1141 瑜伽四十七卷六页云:云何菩萨善修事业?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头鸠罗】 此云细布。...【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p1356 瑜伽五十六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此无明随眠不断有故;彼无...(名数)三法印而加苦法印(说一切有为法皆苦者),曰四法印。...(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名数)开三界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禅中之...【教导】 p1013 瑜伽八十一卷九页云:教导者:谓示现已,得信解者,安置学处,令正受行。由已于彼,得自在故。彼便...(经名)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你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问: 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 慧律法师答: 反对,非常反对,最主要的是,他们不是很了解。 生命还是要掌握在...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会受到鬼神的骚扰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的人...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的阳光,普照大地众生。 有一则童话故事是: 一个小山村里,住...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何为多闻能知法? 一是广学多闻...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
漏尽智通
【法相辞典】
【漏尽智通】 p1284
上篇:语表业 | 下篇:尽智无生智 |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
死相
说戒座上忆罪发露法
善修事业
头鸠罗
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四法印
苏达拏
二十五有
教导
军荼利明王经轨
六处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师父您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