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卷二十四页云:又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所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名极清净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又作軷陀、颰陀波罗、颰陀和、颰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为法华经所说之火宅喻故事。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火宅中之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藉以比喻众生厌离生死,而愿求...梵语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之涅槃。...(名数)三种之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有三类:一名达摩阿兰若,即此所明者也。谓说诸法本来湛寂,无起作义,因名...(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杂语)鬼魅着人而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鬼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止观八曰:魔病者与...子题:戒不破不漏不坏不杂、大方等大涅槃因 资持记·释标宗篇:“涅槃十八卷,彼云,云何念戒?菩萨思惟 有 戒不破...【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p0885 瑜伽二十四卷十一页云:若屈若伸正知住者:云何为屈?云何为伸?云何名为若屈若伸...(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说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四众之过罪也。...(术语)领取他之所说而会得于心也,又自陈会得也。深密经二曰: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净影大经疏下曰:自下弥勒领解...(一)人有两足,故谓人为二足。 (二)福与智。六度之中,般若称为“智足”;施、戒、忍、进、禅等五度,称为“福足”...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杨杰居士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年。童年的幸福,来自于妈妈的笑脸,来...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绝。识不可识,智莫能知,非圣非凡,非心非法,全体恁么来,全...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就死了。想想老年才得子,在幼子最可爱的时候,忽然失去了,他...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一位尚未成佛的外道仙人,因慈悲愍念众生,又名为菩萨;与他同...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流浪汉他终于...
极清净道
【法相辞典】
【极清净道】 p1197
上篇: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 下篇:极微有十五种 |
Zhongguofojiaochuanji 中国佛教僧人列传。初见于魏晋南北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别传。个别高僧的单篇传记...
跋陀婆罗
求车
彼岸
三处阿兰若
真空
鬼病
念戒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不说四众过罪戒
领解
二足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百病从心生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恩爱生悲恼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赞佛偈的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