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八卷十三页云:若常非常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邪见摄。见灭所断。问:何谓为常?答:寂灭涅槃。问:何缘外道、计彼非常?答:外道执有四种解脱。一名无身,二名无边意,三名净聚,四名世间窣堵波。无身者:谓空无边处。无边意者:谓识无边处。净聚者:谓无所有处。世间窣堵波者:谓非想非非想处。然四无色、虽久还退。彼作是念:我等解脱、既有退堕;当知释种所说涅槃、亦有退堕。故于涅槃,起非常见。此中邪见摄者:显彼自性。以彼拨无常涅槃故。见灭所断者:显彼对治。见灭谛时,永断彼故。余如前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净土门所说三忍之一。现见阿弥陀佛而心生欢喜之时,得无生法忍,是名喜忍。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唐代僧。生卒年不详。擅长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著有中论疏十二卷、三论游意义等。日本平安时代之三论学僧安澄(7...隋代僧。豫州(河南)人。年少出家,从彭城靖嵩学摄大乘论,致力弘扬,并赴长安辩才寺讲说。其时,文帝施行优礼佛教...(杂语)即轮回。言既死而转生。既生而复死。如车轮之回转也。心地观经曰:有情转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785~861)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桐里山派之祖。又称惠哲、慧哲。庆州人。字体空。宪德王六年(814)来唐,师...(杂语)Pari,译曰圆。圆满之义也。又皆也,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波利圆也。华严经疏钞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善修事业】 p1141 瑜伽四十七卷六页云:云何菩萨善修事业?谓诸菩萨、于六波罗蜜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土制之丸粒。又作九丸土。即如厕之后,用以清洁手等之物。九丸之中,三丸洗手,三丸洗瓶,三丸洗足。或以壁土干后制...(杂语)Samudra,译曰海。见华严疏钞七。又作三母捺罗娑誐罗Sāgara,见梵语杂名。...(杂语)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圣者人众也。...【初静虑有五支】 p0683 瑜伽十一卷八页云: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的时间反而最多?我想,是因为越忙的人呢,他做了这个事儿做...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1、能藏:谓此识能含藏染、净、善、恶、无记...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固心,不能参禅。 何以故?如人钻...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那么你是什么心态?只有两种可能:一个追求安乐,就增上心;...
富兰克林,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年轻时他就胸怀大志,想要做一番事业来,但他发现自己也像不少年轻人一...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
常计非常见
【法相辞典】
【常计非常见】 p1012
上篇:常有三种 | 下篇:造论 |
(杂语)扶助戒律,说佛性常住之教法,天台宗谓之涅槃经教说。世尊末代有恶比丘,破戒律,如来为诫有生所谓无常等之...
喜忍
硕法师
智凝
转回
慧彻
波利
善修事业
丸土
三慕达罗
圣众
初静虑有五支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自造业自受果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楞严咒的功德
阿赖耶识浅说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项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