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五卷十八页云:何田起业、定即受耶?颂曰:于佛上首僧、及灭定无诤、慈见修道出,损益业即受。论曰;于如是类功德田中,为善恶业,定即受果。功德田者:谓佛上首僧。约补特伽罗、差别有五。一、从灭定出。谓此定中,得心寂静。此定寂静、似涅槃故。若从此定初起心时,如入涅槃、还复出者。二、从无诤出。谓此定中,有缘无量有情为境增上利益意乐随逐。出此定时,有为无量最胜功德所熏修身相续而转。三、从慈定出。谓此定中,有缘无量有情为境增上安乐意乐随逐。出此定时,有为无量最胜功德所熏修身相续而转。四、从见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一切见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五、从修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一切修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故说此五、名功德田。若有于中、为损益业;此业必定能招即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不嚼饭作声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饭僧,六群嚼饭作声。居士讥言如猪狗骆驼牛驴乌鸟。...子题:信邪、邪业、生死际、无至处、涅槃际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忏悔法。以信邪来久,妄造非法,今创归投,必翻...(真言)大日经疏九曰:南摩三漫多勃陀喃云云。...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散者散乱,心常攀缘六尘之境界。...凡二卷。全称大乘掌珍论。印度清辩(梵 Bhāvaviveka)着,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有关空义之论述...(异类)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之一。十罗刹女共誓拥护持经者。...一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次九次第定而辩三三昧者。九次第定体。乃即是三三昧。但有离合名...(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平等受用】 p0533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若所受食,不偏精妙,亦不偏多。共食所食。显露而食。不私密食。乃至唯...【无真阿罗汉】 p1072 瑜伽七卷十页云:或于自身、起阿罗汉增上慢已;临命终时,遂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术语)佛智能了达诸法,故云觉悟智。金刚顶经一曰:一切金刚界觉悟智。...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仁。这份仁不仅仅是针对政府机关,也是针对黎民百姓来说的...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亲证如来本地风光。法门计有八万四千,悉为对症施药。又诸...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一个青年,他能全部帮我建筑大殿。后来,这个青年,我了解了,...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闻法。 在深夜中做课诵时,常常看到一些壁虎们,在泥塑金身的...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说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占多,是因为僧建多。大多的寺院都是...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①,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顺现受业由何因起
【法相辞典】
【顺现受业由何因起】 p1110
上篇:顺次生受业 | 下篇:异熟生 |
(臂喻)法华所喻三车之一。以譬三乘中之独觉乘,独觉者乐独善寂,不近人众,似鹿之处山村然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乐...
嚼饭作声戒缘起
三归忏悔法
阏伽真言
定散
掌珍论
黑齿
三三昧
有为空
平等受用
无真阿罗汉
觉悟知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