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无义者:不能修得涅槃因故。无利者:不能得彼涅槃果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义与利相应,义必有利,故曰义利。佛地经论一曰: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大日经疏七曰:于一一真言,皆...(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五不忍过失】 p027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六页云:五不忍过失者:云何为五?一者、暴恶。二者、忧悔。三者、众生不爱...【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 p0785 瑜伽八十卷十八页云:问:若一切阿罗汉皆得心自在;何因...【为令新受不生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为令新受当不更生受诸饮食?谓如有一、由现在世,...天耳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闻种种音声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种种声者,谓人天等声。...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杂语)阳炎也。炎热时,远望旷野,则风尘映日光,生一种之幻影。谓之阳炎。亦曰野马。渴鹿或无智之人,见之为水。...【三业】 业为造作、行为,行为有身、语、意三行,此三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就称为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自杀者,谓自行杀。若身若杖,随死皆是。”(戒疏记卷七·三○·一)...【阿赖耶识定有八证】 p0781 瑜伽五十一卷一页云: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无阿赖耶识;依止执受...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想她们虽然可怜,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为担心她们是骗钱的,所...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问: 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不杀,可是饭店人杀,弟子为了赚钱也要说假话,这个是弟子犯戒...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为物先,乃成千古鼻祖。蕅益大师 摩诃迦叶尊者长期住于阿练若...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的至简易而...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这是与生俱来的我执,执著这个身体是真实的。一切都要为我...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竟。《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大毗卢遮那成...
无义无利
【法相辞典】
【无义无利】 p1059
上篇:无学慧 | 下篇:无法语言 |
三种教化。(一)梵语 trīninirmānāni。就众生利益之所依,分业化、随化、上化。(一)业化(梵 karma-nirmāna),...
义利
耳根
五不忍过失
阿罗汉有能舍寿增寿及不能舍寿增寿功能差别
为令新受不生受诸饮食
天耳通
苾刍
热时炎
三业
自杀
阿赖耶识定有八证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动机决定施舍
商人与罗刹鬼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