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地名)在浙江宁波。指要钞详解一曰:四明乃庆元府南面山名,有峰最高。四六在上,每澄霁望之如户牖,相传谓之石窗...(印相)莲华合掌为清净三业之印契,故云净三业印。...【諀訾】 p1343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性好讥嫌,故名諀訾。...(修法)又云温座护摩。谓续修护摩法也。...(物名)西方阿弥陀佛之三昧耶形也。瞿醯经中曰:其幡竿者端直及长,各于八方去处不远,如法安置。东著白幡,东南红...【不顺意】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不顺意者:谓现有苦,能损害故。...【增语触】 p131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八页云:由分别境故;建立增语触。 二解 俱舍论十卷四页云:第六意触,说名增语。...【死相】 指人死时的相状。由查验人之死相,可知其往生善处或恶处,称为知死相。此说散见于大小乘经论中。《成唯识...(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了义灯四本曰:上座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亲里寻】 p1385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亲里寻?谓于亲里,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人名)谓千岁宝掌和尚也。中印度人,于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来游此...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祖师所作,收在大正藏里面87册)的这段话,跟《坛经》参看,我...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2、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陀大悲愿海,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会羡慕他人的成功,并垂涎他人财产;此...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
苾刍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苦空无常无我 | 下篇:苾刍律仪 |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
四明山
净三业印
諀訾
座不冷秘法
八色幡
不顺意
增语触
死相
有分识
亲里寻
宝掌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