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言常恒者:谓即于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舍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修法)凡真言之受戒必行灌顶法,故受真言之三昧耶戒谓之受戒灌顶。...粗思为觉,细思为观。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载,修禅定者有三种觉观发相,即:...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位于饮誉中外净土道场苏州灵岩山寺,是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的地方。妙真和尚创办灵岩山寺西...【集法忍】 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亦名:亡人物在白衣家分法、亡僧物在白衣家分法、亡五众物在白衣家分法、分白衣家僧物法、白衣家亡僧物分法 行事钞...日本佛教用语。指日本边远无寺亦无僧之地,代僧行佛事之俗人。 p1383...(名数)三种之圣道也。台家指藏别圆三教之圣道而言。法华玄义一曰:横破凡夫四执,竖破三圣之证得。其他三位圣人,...(术语)如来之身色如真金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言句偈颂...梵语 sājghika,巴利语同。即属于僧尼团体之一切物资。又作僧祇物、僧伽物。除个人之私有物三衣一钵外,施予个人之...(998~1083)北宋净土宗僧。永嘉乐清(浙江)人,俗姓王。字昙远。大中祥符元年(1008),依白鹤山之怡芳和尚出家...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二个是达妄本空,知真...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最后波斯匿王大破敌军,生擒了阿阇世王。 波斯匿王打了胜仗后...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是《做人与做事》。首先说怎样做人。 在汉字里除了一字最简单...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方万八千。何曾有意落言诠。文殊弥勒空□唱。好似眉毛 分两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如果阿弥陀佛法的国土在东边,他又会问为什么...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困住。 三圣禅师问:用网也网不住的金鳞,应该用什么为饵? 雪...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要如何避免说四众过戒,这当然每一个人不说四众过的因缘不同...
常恒
【法相辞典】
【常恒】 p1011
上篇:常委 | 下篇:常委正念 |
即佛宣说净土之观无量寿经及圣道之诸经时,有处(说处)别、时(说时)别、对机(根机)别、利益别等四种差别。语出...
受戒灌顶
觉观三种发相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
集法忍
亡物在白衣家分法
毛坊主
三圣
真金像
禅源诸诠集都序
僧物
慧才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谛闲法师法语集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