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乐,能令诸相不现行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非往生净土之行业,乃以余行而求往生净土,称为杂业。与“杂行”同。依往生礼赞所说,修杂业而往生净土者,甚稀甚微...(术语)又曰来迎引接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为临济宗之师家指导学人所用八种自由运作之机法。即:(一)天真大势,即天真自然、任运无作而不假方便之方法。(二)秘...(术语)为十二支中无明行二能引支引起之识,名色,六处,触,受之五支也。...又作白椎。指打椎告事。白,告白;椎,系于一般律院告大众静肃时敲打之器具。白椎之人,称为白椎师,多以知法之尊宿...(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为迷...苏剌佗,梵名 Surāstra。又作苏剌吒。西印度古国名。隶属伐腊毗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载,该国居民殷盛,家产丰饶...(仪式)禅林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p0645 显扬十五卷十三页云:若执见等,是业是具;此亦不然。无譬喩故。虽妄分别七种譬喩...因明用语。世间相违,梵语 loka-viru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宗九过之一。不拘论式如何,凡与世间周知之事实相违背,...【唯识二十论述记】 二卷,唐代窥基撰,又作《唯识二十识疏》。这是世亲所造《唯识二十论》(玄奘译)的注释书。...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或者单靠修止观、念佛进入三昧就可以证悟? 净界法师答:...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于是就拿了一块瓦片在马祖面前磨,马祖大惑不解地问:师父,您...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
若不观心内证,法师略有十种过: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释论云。有论而无慧。所说不应受。 二、不融经息诤...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议,借此机会,笔者就人间佛教思想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
无相行菩萨
【法相辞典】
【无相行菩萨】 p1074
上篇:无忘失妙法 | 下篇:无行证寂灭 |
(术语)十恶业之一。旧译曰恶口,以恶诽谤他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若以染心,发非爱语,毁誉于他,名粗恶语。...
杂业
临终现前愿
济宗八大势
所引支
白槌
生佛一如
苏剌佗国
焙经
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世间相违过
唯识二十论述记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平凡决非浅陋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