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九卷十四页云:复次诸佛如来,于无诤定而不数入。所以者何?有诸众生胜利益事,由起烦恼,俱时成办;如来于此胜利益事,不能弃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说本经以前而为其豫演之经也。如法华经为本经无量义经为开经。【又】谓开翻经文也。普通唱无上甚深微妙法,...(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鬼名)魅人死尸之鬼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蔼吉梵言蔼吉支,此云起尸鬼也。慧琳音义五十四曰:蔼吉支,起尸鬼名也...韩国名僧。又称太贤。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其确实活跃时间在新罗景德王时代(742~764)。主要著述有:成唯识论学记...(术语)为光明所照触之意。即谓佛之光明照被,亲触行者之身也。赞阿弥陀佛偈所谓:蒙光触者离有无。往生礼赞所谓:...(术语)梵语驮都Dhātu,译曰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大乘义章八末曰:界别为界,诸法性别,故...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诃俱男。...凡二卷。日本天台宗僧安然撰。全称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略称八家秘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安然将日本来华...黑色袈裟。佛制规定袈裟禁用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而许以似青、似黑、木兰等三不正色。故僧人不得穿着纯黑色...位于陕西长安西南约四公里处。为我国唐代密宗之根本道场,日本真言宗之发源地。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初名灵感...(神名)道场之守护神也。唐华严经一曰: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中略)妙光照耀道场神。大...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今天起,无需追逐,少做这些,快乐自会降临! 1、责备 事情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定要做点事情的话,那么内向的人宁愿管事,外向...○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宫巡视民间生活。有一回,宰相请示国王:祈愿大王出宫,亲自到...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时发愿修行过,当时大家都是王子,都是师兄弟。一个发心在...
无诤定
【法相辞典】
【无诤定】 p1050
上篇:无诤法 | 下篇:无愿行 |
【出离有七种】 p0483 世亲释一卷五页云: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授学等。三、...
开经
四句分别
蔼吉文
大贤
光触
界
五比丘
真言密教部类总录
黑袈裟
青龙寺
道场神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虚云老和尚法语

钱财乃五家所有
割耳救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