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于弊下境所起贪欲、名为贪垢。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对施斋而诵经也。为施主咒愿之意。...亦名:过限索衣价戒犯缘、过限忽切索衣价戒犯缘、忽切索衣戒犯缘 子题:默索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成犯:一、...比喻憍慢之心如深坑。摩诃止观卷十下(大四六·一三六中):“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 p5813...【修行无果及修行有果】 p0907 瑜伽二十九卷二十三页云:由三因缘,正修行者、精勤发趣,空无有果。何等为三?...机,枢机;要,精要。又作要机。续高僧传卷四(大五○·四五七上):“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宏智禅师广录...(术语)行事钞下三曰:若行香者,不令妇人指挃掌掌。语令悬放,必不肯者,便可缩手当使过去。若有男子,幸遣行之。...(地名)Udayana,又作优陀延,邬陀衍。译曰出。日出之义。见宗轮论述记。...【名色差别】 p0586 瑜伽九卷十九页云:受蕴云何?谓一切领纳种类。想蕴云何?谓一切了像种类。行蕴云何?谓一...【非熟】 p0711 大毗婆沙论十九卷十七页云:问:若异类而熟,名异熟果者;何故恶趣名非熟耶?答:彼亦异熟。然...【二种补特伽罗】 p0035 瑜伽九十一卷九页云:复次略有二种补特伽罗。一者、不能密护根门,二者、善能密护根门...【相待】 自他相待,藉以存立。如三线相待为三角,若缺一线则不能。一切之有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为色...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难关,都不能因而损伤到健康。平日的生活作息要正常,应该要做...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法...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的业已经形成增长业了,我们在临终之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
贪垢
【法相辞典】
【贪垢】 p0977
上篇:舍见惑时为顿为渐 | 下篇:欲贪 |
五重唯识观之第三。五重唯识观中,第二重“舍滥留纯识”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之本与作用之末(即见相二分),故摄...
施斋经
过限急索衣戒犯缘
慢坑
修行无果及修行有果
机要
行香仪则
邬陀延
名色差别
非熟
二种补特伽罗
相待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