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九页云:复次略有二种补特伽罗。一者、不能密护根门,二者、善能密护根门。云何名为不能密护根门补特伽罗?谓如有一,于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于可爱色,为贪欲缠之所缠缚。于不爱色,为瞋恚缠之所缠缚。又于彼境,不能随念所有过患。设有随念;不善修习。由是因缘。心为时缠之所覆蔽。起诸缠已;不能制伏。又是异生,未得有学心慧解脱;于上无学心慧解脱,不如实知。由不知故;于诸有学心慧解脱,亦不能满。彼于尔时,未以修力为所依止,于烦恼品所有麁重,未能永害。又不依先善思择力,念不成就,为因缘故;当知不能密护根门。由此三相补特伽罗,应知不能密护根门。一、由缠故;二、由思择所摄对治有缺减故;三、由修力所摄对治,有缺减故。与此相违,当知白品,于诸根门,善能密护。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种生灭之一。指六染心中之后三种“不相应染”所显现之微细生灭相。于大乘起信论所立六染心中,后三种染心即现色不...【极成真实】 p1197 辩中边论中卷五页云:极成真实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云何此二、...【婆罗痆斯国】 西域记云:旧曰波罗柰,讹也。中印度境,婆沙云:有河名波罗柰,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或翻江绕...(杂名)谓梵王宫及人宫也。逝者迁流无常之义。俱舍光记十八曰:逝宫谓梵王宫。以彼梵王计彼为常。佛为对治彼常计故...凡四十卷。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唐朝义净译。收于大藏经第二十四册。内容记述制律之事缘等,总分八门。先...(故事)三国佛教略史曰:十四年(钦明帝十四年),河州茅渟海漂到奇木,土人取而献之,帝命以造佛像二躯,是日本造...1、七善根中忍法之位。 2、总称证悟真理之位。忍即安忍,心安住于道理而不动摇的意思。...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此尊即大日经密印品所举,以“大慧刀印明”为其自内证之尊...又作戒[艹/(月*曷)]、法[艹/(月*曷)]、法腊、夏[艹/(月*曷)]、坐[艹/(月*曷)]。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据释氏要...(548~626)隋代僧。瀛州(河北河间)人。从净影寺慧远学十地经论。北齐亡于北周时,师南奔陈国。隋代兴起,师复返...(人名)亦作慧萼。日本人。奉橘太后命入唐,登五台,寻至杭州盐官灵池寺谒齐安,请上首义空归。日本于是有临济宗。...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由于我们...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就依...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是掉举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沉、掉举的相貌,掉举的出现,你...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仁波居士是苏州人,在苏州灵...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
二种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二种补特伽罗】 p0035
上篇:二种无数大劫 | 下篇:二种世俗梵志 |
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
细生灭
极成真实
婆罗痆斯国
逝宫
毗奈耶杂事
日本佛像之始
忍位
如来刀菩萨
戒腊
慧迁
慧锷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真正的富有

念佛的两大障碍
一钵饭

真为生死而念佛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