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大地震动之义。据般泥洹经举出地动之三种因缘,称为地动三因。即:(一)大风起时,水扰地动。此乃地依水,水依风,...为禅林葬仪行事之一。秉持火炬行荼毗(火葬)之意。葬仪时,导师秉炬,以之象征火葬亡者。旧说秉炬与下火、下炬同义...(术语)三心相见道之后,又有十六心相见道。此亦有二种:一、法智与类智配于上下二界而成十六心,如前之小乘。二、...亦名:集僧方法 子题:净人打犍槌、沙弥打犍槌、犍槌不得过三通、犍槌、犍地、磬、钟、打犍槌人、打犍槌法、三通、...(杂名)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见文殊菩萨之所也。善财此时了悟根本智,更欲得差别智。依文殊之指南,而南游,...【灭智所缘】 p1213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灭智何所缘?谓缘择灭。何故灭智缘择灭?答:灭智知择灭灭静妙离故。...【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 p0624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有执受金银等宝,种种品类,买卖营为,种莳林木,畜憍...【二种众苦根本】 p0034 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诸有情,略有二种,众苦根本。谓于有漏法,喜爱俱行所有期愿...乃指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列举之出家菩萨所行之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者。(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则以...一、即身成佛的语义 即身成佛的简单解释是:不须改变现在的肉体,能够成为正知正觉的佛。成佛是学佛的人所期望...(1628~1706)清初僧。属日本黄檗宗。福建兴化府莆田人,俗姓陈。字独湛。其家世代业儒,而师英敏卓绝,念诵般若心...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四天,我一直在病房守着,目睹了公公弥留、死亡和火化的全过程...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色不好。到了收获的季节,那人就雇佣了很多人帮工,让他们晨夜...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 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别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包括三宝恩、国家恩、父母恩,悲田包括穷...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出离心。 我们开始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第一个要调整我们的...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的时候,佛陀对人天安乐的果报,并没有加以否定,我们可以看得...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老十年之久的大居士唐玉。他在目睹了本老存世的最后时刻后,更...
俱有依
【法相辞典】
【俱有依】 p0925 如成唯识论四卷九页至十三页广说其相。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未了所依与依别故。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即内六处。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非色等法。无所缘故。但说心所、心为所依;不说心所、为心所依。彼非主故。然有处说依为所依,或所依为依;皆随宜假说。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圣教唯说依五根者;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如伽他说: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又说藏识恒依染污。此即末那。而说三位无末那者;依有覆说。如言四位无阿赖耶识;非无第八。此亦应尔。虽有色界,亦依五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摄。识种不能现取自境,可有依义,而无所依。心所所依,随识应说。复各加自相应之心。若作是说;妙符理教。
上篇:俱有法 | 下篇:俱卢舍 |
(术语)二变之一。亦曰转。如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生熟自果也。...
地动
秉炬
十六心相见道
羯磨十缘第三集僧方法
福城
灭智所缘
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
二种众苦根本
四种布施
即身成佛
性莹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不净羹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