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指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列举之出家菩萨所行之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者。(一)笔施,谓见人发心书写经典,则以笔施之助成善缘。(二)墨施,谓见人书写经典,则以墨施之助成善缘。(三)经施,谓刊造经板,或印经施与人,劝其读诵。(四)说法施,谓说法使人闻之而修因证果。 p179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四种无分别义】 p0450 显扬二十卷七页云:复有四种无分别义。一、愚痴无分别。二、非情无分别。三、无作用无分别...【无杂染清净义】 p1083 世亲释七卷十五页云:无杂染清净义者:谓于此中,本无杂染。性无染故。既无杂染;卽无清净...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多论云,前家食请,后家衣食请,听背无罪。二、前家食请,后家衣请,取衣向前家不犯。不向前...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为悟。...(名数)又曰六界。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为有漏果报之四相,即四谛十六行相中苦谛之四行相,乃缘观苦谛之境而起之四种观解。又作无常苦空非我、非常苦空非我...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第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张宿(梵 Pūrva-phalgunī)。此天在因位,降祸于小...(术语)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术语)又曰禅和子,禅和者。参禅之人也。和子,和者,亲人之语。碧岩六十三则着语曰: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六祖坛...即于心贪爱,迷惑于所对之境,执着而不离之意。摩诃止观卷七上(大四六·九三上):“若缘女色,耽湎在怀,惑着不离...佛教自印度始,即有正午以后不摄食之规定,故正午以后,皆称非时,于律典中规定,凡比丘须持非时食之戒。八斋戒中,...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同学也好,我觉的培养慈悲、谦下、进取、承担、责任、自信、成...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心。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诵哪一部经,念佛号为什么念不下去...
一、贫家之子,勤劳孝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隆春居士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养成了放学回家帮大人做家务的...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常,于是有无我观,佛经里句句皆说无我,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间,会感到很不舒服。心灵的房间也要经常打扫,不打扫也会积满...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虽已成等正觉,而复示作菩萨。虽则示作菩萨,而复于十方法界,普现色身,寻声救苦...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
四种布施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种四谛 | 下篇:四种平等 |
凡四卷。守一空成重编。光绪六年(1880)刊行。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画诸祖之道影(画像)一百余尊,收藏于牛...
四种无分别义
无杂染清净义
背请戒料简前后
转语
六大
苦空无常无我
间错天
悲智
禅和
惑着
非时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真诚忏悔 消除恶业(图)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打扫心灵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