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现通引摄】 p0954 瑜伽四十巻十三页云: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谓为乐行诸...亦名:知事人 子题:佛听二种人掌三宝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宝梁大集等经云,僧物难掌,佛法无主。我 听二种人...(杂语)又云赤裸裸。天真独朗无纤毫情尘之称。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透过关捩子,出得荆棘林,净裸裸,赤洒洒。...(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又作莲社十八贤。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慧远至江西庐山东林寺创白莲社,与道俗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后世称其中...(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咄噜瑟剑】 此云苏合。珙钞引续汉书云:出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广志亦云出大秦国。或云:苏合国...(术语)表义名言之对。七识之心心所识别境也。以恰如名句文之诠义,故指心心所而谓为显境名言。...【五种衰相】 p0264 瑜伽四卷十二页云:有诸天子、将欲没时,五相先现。一、衣无垢染,有垢染现。二、鬘旧不萎,今...(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孝顺,仁慈,惠施等法。...(譬喻)世之有为,转变无常,如电光速疾也。金刚般若经曰:如露亦如电。...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县城做过二十年助产士。有一次她指着一本反堕胎的宣传图册,告...我曾经看过乡下人家做竹扁担,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来的扁担愈是细巧,很能负重。有时候扁担看起来似乎就要断了,...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妄心止息不下来,就一心念佛,妄心就歇了。散乱众生数息观:查...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常思惟死想。 此时有位比丘禀告...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圣严法师 佛陀说: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
鬼趣游观
【法相辞典】
【鬼趣游观】 p0909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复次诸圣弟子,非一众多种种游观,其事可得。所谓河滨游观,山谷游观。如是等类种种游观,其事可得。问:何因缘故,诸大声闻,已得神通;乃往鬼趣,诘问诸鬼自先业报?为为除自疑故?为为饶益众生故?若为除自疑者;已得神通,不应道理。若为饶益众生者;当说云何饶益众生?答:为饶益众生故。谓欲饶益此诸饿鬼、及余众生。何以故?由神通力,令诸饿鬼、忆念宿世;自说先身所作恶业;深生厌悔。因为说法,便能领悟。由此因缘,速离鬼趣。如是说名饶益诸鬼。已得神通诸大声闻,闻彼所说种种所受不可爱果先世恶业,乃还人间,展转宣告。他既闻已;心生厌患,断恶修善。如是说名利余众生。
上篇:悟入圆成实性 | 下篇:除遣瞋恚盖方便 |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增长念熏习。 二者、增长取熏习。...
现通引摄
三宝物知事人
净裸裸
不定观
庐山十八贤
优多罗摩纳
咄噜瑟剑
显境名言
五种衰相
进学经
如电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圣严法师《柔顺的扁担才能负重》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