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法中道】 指于一法上论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此为唯识宗所立中道之一义。与‘三性对望中道’对称。唯识宗以遍计...谓正直之言语。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载有四圣言,即:(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术语)言既退失所修证而转变其位地也。法事赞曰: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法华经序品曰:于阿耨多罗三藐...【众具自在】 p098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众具自在者:谓于食等十种众具,随其所欲,如意能得。如有颂言:诸菩萨思...【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六页云:若于自身各别诸界、而起胜解;是名于内诸念住中住彼循...指坐禅时所用之明镜。谓以明镜观照,能防心神散乱。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二之三(大四○·三八七中):“好照,有...密教将金刚界之五智分为五部,每部又各具五智,故成二十五部。秘藏记卷下(大八六·九上):“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仪式)校定清规云:侍者上堂时,先使行者挂巡寮牌,住持巡寮自东廊第一寮巡起。寮众各出外迎接,仍送出。众寮人多...(术语)疑理迷于事,不能决定是非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无量寿经下曰:疑惑中悔,...【黑黑异熟业所感果】 p1184 瑜伽九十五卷十八页云:复次或有一类、于诸圣谛,不得善巧;造作增长黑黑异熟业已;能...【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p1382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页云:学无学位,各由几因,于等位中,独称为满?颂曰:有学名为满;...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很难。何以故?因小乘尚须看得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 2004 年元月十日...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还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 如果我们修行后,心变得柔...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10)来到洛阳,自己说有一百多岁。他善于念诵神咒,...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条件放生。可以用以下这些方式替代放生,虽然不是直截了当地...
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相用)真理(性体),故名为觉者。佛非创造及主宰天地人物的神,...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然一瞥,远方一个落寞的身影,萧飒如枯叶飘零悠悠穿过巷弄曲径...
修所断法聚
【法相辞典】
【修所断法聚】 p0903 瑜伽一百卷十八页云:修所断法聚者:谓余一切所应断法。
上篇:修超等至 | 下篇:修心与不修心 |
(地名)佛之出生地迦毗罗城也。...
一法中道
圣言
退转
众具自在
依界差别观趣入四念住
好照
二十五部
巡寮
疑惑
黑黑异熟业所感果
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高僧佛图澄尊者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